瑶乡孩子“守护神”
“在这个岗位一待就是26年,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一张张所诊疗过的紧张的、哭闹的脸蛋,面对这些天真的孩子,我内心更多留下的是帮助他们战胜疾病、健康成长的快乐,有些刻骨铭心的故事依然在记忆深处长留。”日前,笔者在乳源县人民医院看到该院儿科医生黄秀珠时,她正带着实习医生一起查房,为每一位患儿送去优质医疗服务。
据悉,1993年,黄秀珠毕业后就扎根乳源瑶族山区,为山区百姓守护健康。临床一线工作岗位特殊,每个节假日都与她无关,只有日复一日的日班、夜班、夜休的轮换。当她荣获2019年广东省五一巾帼奖的消息传来,她依然如同往常一样看病查房。
在黄秀珠的带领下,乳源县人民医院儿科医护人员不懈努力,儿科整体实力得到不断提升,业务持续发展壮大。2009年11月,儿科从内科分离出来,创立儿科门诊、住院部、新生儿病房。当时人员不足,病房格局不合理,医疗设备不足,病人数不断攀升,黄秀珠变压力为动力,病床从13张扩充到80张,积极应对甲流流行带来患儿增多以及冬春季呼吸系统病人不断增多等问题,满足群众对县医院儿童救治的需求。她年门诊量约6000多人,每年治愈住院病人约400人,抢救病人100多人。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高危产妇及早产儿大量增多,黄秀珠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开展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无创CPAP呼吸机和常频呼吸机机械通气以及PICC置管技术,成功抢救胎龄为28周和最小超低体重儿900g的早产儿,创造乳源救治的最小胎龄最低体重的新生儿纪录,达市级先进水平。同时,还成功抢救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溶血病等患儿。有时为抢救一个患儿,她守候在病床边长达7~8小时。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父母的心血,没有到最后都不能放弃。”黄秀珠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辛勤工作,给众多患者及家庭带来喜悦和幸福。
(江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