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移动医院”首次纳入卫生应急 瑶乡孩子“守护神” 打造增城南部儿童救治中心 胎儿命悬一线 援藏医生勇胜死神 紧密型医联体让百姓享实惠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深圳市成立卫生应急“三大军团”

“移动医院”首次纳入卫生应急

徐龙晨

王岭 供图
王岭 供图

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卫生应急队伍成立大会,成立市属卫生应急队伍。据悉,成立后的市属卫生应急队伍将原有的13类卫生应急队伍通过调整,整合为突发急性传染病卫生应急队、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突发中毒及核辐射事件处置卫生应急队三个专业“军团”。明年年底前,深圳将建成全市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网络。

卫生应急“三大军团”海陆空“全覆盖”

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下发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三个指引”,结合深圳市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情况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变动情况,今年5月,深圳将全市市属卫生应急队伍进行整合调整。

整合后,市属应急队伍分为突发急性传染病卫生应急队、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突发中毒及核辐射事件处置卫生应急队三个专业类别,共设有9支队伍,总计220余人。

值得关注的是,调整后的应急队伍首次加入移动医院,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承担。该“移动医院”项目是广东省第二家,也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唯一一家。目前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共有9辆紧急医学救援车。这些救援车能够爬45°陡坡,此外还有抗沙尘、抗8级风力、抗降水、抗腐蚀等特性,在野外无补给的情况下,能够维持72小时正常运转。每当有重大的灾难事故发生,这些救援车就能组成一所“移动医院”,直接开抵灾难现场,可以同时开展2台手术,昼夜24小时通过量不低于100名病员,可完成大、中、小手术不低于20例。

除了移动医院外,调整后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还设有2支陆地救援分队、1支航空救援分队、1支海上救援分队,实现了紧急医学救援的海、陆、空“全覆盖”。其中,市急救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龙岗中心医院、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共同承担航空救援工作。

人员每年至少培训30个小时

深圳一方面将13类卫生应急队伍进行整合调整,由之前的300多人精简到220人。另一方面,在应急人员专业上,也更加有的放矢。

“以往应急队伍存在专业分布较散、面广的情况。而本次调整,我们根据近年来国内卫生应急工作的发展和深圳本地卫生应急救援的实际情况,对应急成员的专业进行综合评估,让应急工作更有针对性。”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精简人员的同时,未来,对应急队伍的考核,也有了硬指标。其中,市级的卫生应急队伍每年至少培训30个小时,每年进行应急演练2次以上;应急队员年度培训率≥75%;3年内培训工作应覆盖95%以上的应急队员。

伴随着全市市属卫生应急队伍进行整合调整,下一步,各区(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将参照市级卫生应急队伍的模式,在辖区内建立相应的卫生应急队伍。根据计划,2020年底前将建成深圳市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网络,形成市、区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卫生应急队伍体系。

链接

深圳市级卫生应急队伍组成

● 突发急性传染病卫生应急队

由卫生应急管理、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病原学检测、消毒与杀虫、公共卫生、媒体沟通、后勤保障等专业技术人员构成。

●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

主要由内科、外科、骨科、急诊科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指挥保障组工作人员构成。共分五个分队,包括移动医院救援分队、陆地救援一分队、陆地救援二分队、航空救援分队、海上救援分队。

● 突发中毒及核辐射事件处置卫生应急队

由卫生应急管理、流行病学调查、职业卫生、食品卫生、放射防护、急诊医学、职业病临床、理化检测、毒理学、媒体沟通、后勤保障等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共有三个分队,分别为职业中毒处置分队、食物中毒处置分队和核辐射事件处置分队。

(作者单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