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2277个贫困村将拥有AI医生 惠民服务到基层 普及健康新理念 “踏实治病救人是我的初衷” “人走,技术留”他做到了 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三医联动”医改组合拳

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方添栋

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做强做实基层医疗服务;积极探索公立医院人事薪酬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让医保既保群众健康,又促进行医规范、引导有序就医……近年,深圳坚定不移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以医联体改革优化健康服务体系

深圳推进以基层医疗集团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将基层医疗集团建设与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区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结合起来。全市基层医疗集团增加至12个,基本实现行政区(功能区)全覆盖。以集团化改革为抓手,通过明确集团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转诊流程,落实分工协作和责任分担机制,创新医保支付、财政投入、人事薪酬机制,完善组织管理架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核,提升社康中心服务能力和质量,落实和优化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使基层医疗集团成为具有内在统一管理关系的紧密型医联体,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有效解决医联体建设“联而不合、貌合神离、联动乏力”的问题。

以医保改革撬动健康“守门人”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基层医疗集团建设,并在基层医疗集团全面推行医保费用“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实质为“目标管理、节余奖励”)机制,将基层医疗集团定位为政府保障市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责的具体责任主体、服务主体,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和医保费用“守门人”,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共同组成保障居民健康的“三重守门人”。2018年,该市将医保“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机制扩大至全市9家基层医疗集团,并下沉到家庭医生团队,将控制医保费用作为对家庭医生团队的考核指标,并将节余主要用于奖励给家庭医生团队,推动建立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人的居民健康“守门人”和医保费用“守门人”制度。

以人事薪酬改革撬动运行机制改革

为解决目前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制度下管理难、引才难、团队建设难的问题,破解长期以来在编与非在编二元身份管理困境,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编制人事薪酬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动建立以人员总量管理为核心的一体化岗位管理和薪酬分配体系,总量内人员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在改革期间,允许新老制度并轨运行,逐步消化公立医院目前在聘的在编人员和临聘人员,从新老制度并轨运行逐步过渡为同岗同薪同待遇,逐步建立起体现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符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并以此为切入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财政补助、工资总额核定机制,将两者与医院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挂钩,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以药品集团采购撬动“三医联动”改革

建立“政府定规则、医院提需求、专家评质量、谈判降价格”的药品供应保障新机制,率先探索第三方专业化、市场化的药品集团采购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了药品采购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利用实施集团采购改革降低药品采购费用的空间,降低检验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高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床位费以及综合治疗类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性收入,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供了正向激励,同时也为实施单病种收费、DRG付费工作提供了真实的成本基础。

以DRG支付制度改革撬动精细化管理

将DRG收付费制度改革作为加强行业和医院管理的基础治理工具,推动医院主动降低成本,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加快转换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改革,深圳初步贯穿医疗服务提供、医疗服务收费和付费、医疗卫生评价和管理三大闭环,实行筹资、付费和监管三个环节闭环管理,真正使公共医疗卫生产品可测量、可购买、可评价。贯穿医疗、医保、医药三大数据库,实现与医疗行业数据共建共享。统一国家与地方、国内与国际医疗卫生服务编码标准,全面推动医疗行业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作者单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体改处)

栏目:医改亮点看广东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