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养生:防湿热忌贪凉
今年6月6日为芒种节气,此时天气进一步炎热,伴随雷雨、台风雨等降水逐渐增多,湿热之气更为明显。正值步入仲夏之际,人体内肝气减弱,心气正旺,养生也要随之适当调整。
● 精神调养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医师池晓玲教授认为,芒种节气万物生长代谢旺盛,人体经络气血流通活跃,此时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切勿恼怒忧郁,让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为夏至时阴阳气交接做准备。
芒种节气可配合刺激劳宫穴以调养心神。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刺激此穴有舒缓镇静、养心安神、健脑益智的功效。取穴:握拳屈指,中指尖所指掌心处,按压有酸痛感,即为劳宫穴。刺激方法: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揉擦对侧掌心劳宫穴,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每穴各按揉3~5分钟,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
● 起居调养
池晓玲教授指出,夏季昼长夜短,应遵循晚睡早起的起居规律,并选择合适的时间晒太阳,如早上8~9时,以顺应阳气充盛,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如果条件允许,可午间小憩一会,15~30分钟为宜,过久反而不利于健康。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容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可常用温水洗澡使腠理张开,体内郁热易于发泄。但要注意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以免湿热内郁不散,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另外,今年端午节在芒种节气之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仍有可能出现较凉的天气,因此要注意避免着凉。处于空调房间时,要注意调节室内外的温差,适时通风,预防“空调病”的发生。
● 运动调养
芒种节气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加,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机体感受到湿邪,容易出现困乏、酸重、懒散等表现,适当运动有助于条畅气机,发散湿邪。应选择慢热型运动发汗散热。老年人宜选择慢跑、散步、舞剑、体操等缓慢、轻柔的运动,中年人应进行快走、健身操、骑车等中等强度的运动,中小学生和年轻人则以跑步、跳绳、打羽毛球等体育项目为最佳选择。
● 饮食调养
池晓玲教授指出,芒种节气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变得旺盛,容易汗液外泄,导致气阴不足,因此特别要注意补充水分,但应少喝冷饮,避免损伤脾胃。芒种饮食宜减酸增苦,补肾助肺,调理胃气。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芒种节气“常宜轻清甜淡之物”,推荐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吃难消化的食物或大补的食物。因此,建议多吃益气化湿、生津止渴的食物,如苦瓜、节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等瓜类以及绿豆、扁豆、苋菜、枸杞叶、西红柿、淮山、薏米等杂粮蔬菜。
中医认为,冬瓜性味甘淡、凉,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四肢浮肿、肾病水肿、腹水、尿路感染、肺炎咳嗽、脓毒痈肿、痔疮等疾病。另外,冬瓜还能外用,《千金方》提到治夏月生痱子(粟粒疹)可取冬瓜切片,捣烂涂之。《随息居饮食谱》这本药膳著作对冬瓜的食疗价值也给了非常高的评价:“冬瓜能治胀满,泻痢霍乱,解鱼、酒等毒。”下面给大家介绍一款冬瓜药膳。
薏仁淡菜虾仁煲冬瓜
材料:薏苡仁30克,淡菜50克,虾仁20克,冬瓜300克,姜、葱、盐、素油各适量。
做法:将薏苡仁、淡菜、虾仁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姜切片,葱切段。将炒锅置于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姜、葱爆香。加入清水600毫升,放入薏苡仁,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冬瓜、虾仁和淡菜,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15分钟即成。
功效:此药膳有清热祛湿、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在芒种节气食用。
栏目:节气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