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可享43项服务“网约护士” 你约吗? 广州:敢为人先 医改惠民 倾心倾智对口医疗帮扶 精准施策  打造健教服务品牌 风雨兼程七十载 邀您共叙卫计情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可享43项服务“网约护士” 你约吗?

《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医疗质量与护士安全有保障

王慧 王雪

黄瑞英(左二)带着老年专科护士学员进行居家访视 暨大附一院 供图
黄瑞英(左二)带着老年专科护士学员进行居家访视 暨大附一院 供图

互联网+

对于需要长期插管、行动不便的病人而言,出院后的护理是件非常艰难的事,照顾患者的家属更是苦不堪言。然而,74岁的何阿姨却没有这样的烦恼。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暨大附一院”)延续护理服务部护士黄瑞英又如期上门来提供护理服务了。何阿姨因中风长年卧床不起,黄瑞英上门服务已经两年多。出于对黄瑞英的信任,何阿姨一家干脆把家里的门禁卡给了她。

今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在广东等6个省市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也就是俗称的“网约护士”。3月27日,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医疗保障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中医药局正式印发《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未来,将有更多患者像何阿姨一样能享受到专业护士的居家上门护理服务。

上门护理赢得患者满满信任

“居家护理工作平淡而琐碎,无需用先进的设备,也不需要高大上的技术,但我们却用自己的细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赢得了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和满意,用一言一语的人文关怀温暖着病人的心。”黄瑞英告诉记者。

黄瑞英第一次上门访视的对象是位需要给予更换胃管、吸痰等护理工作的老人。当她看见保姆正在给予喂食,病人则呛咳、呕吐、脸色发绀,黄瑞英马上放下访视包,将病人头侧向一边、徒手抠出呕吐物、给予吸痰等处理,看见病人脸色逐渐红润、呼吸顺畅,才松了一口气。

在与保姆交谈中,黄瑞英得知患者的老伴担心仅靠胃管喂食营养不够,所以同时还经口喂食。每当出现呛咳、咳痰困难时家属都拒绝吸痰,觉得吸痰时病人太痛苦、太难受。黄瑞英告知家属吸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与其分享其他居家病人在家吸痰的成功案例,示范吸痰操作、手把手教学,直到家属及保姆可以独立为病人吸痰,才离开。一周后电话随访,家属激动地感谢黄瑞英的帮助,并说:“延续护理,就是延续生命,千言万语,都不能表达我对你们的感谢……”

居家护理的病人大多数是年老病弱、长期卧床、多种疾病并存,常常留置多种管道,如鼻胃管、尿管、PICC管等,甚至伴有严重压疮或需要辅助吸痰,需要照顾者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全身心地照顾,非常辛苦和无助。

黄瑞英还有一位82岁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混合性老年痴呆、脑梗等多种疾病的女性患者,她上肢挛缩、双下肢功能障碍,小便失禁使用尿不湿、长期卧床,留有鼻饲管,多年由八十多岁的老伴照顾,加之缺乏护理知识,导致病人臀部发生多处压疮,且不停流脓,散发出恶臭,子女都不敢碰触……

第一次家访时,黄瑞英穿上工作服,戴上两对手套、两个口罩,还能闻到恶臭味。评估患者后,黄瑞英一遍又一遍清洗病人的伤口,直到病人伤口清洁、身上的臭味清除。根据病情,建议病人留置尿管。在插尿管的过程中,病人的尿液溅了黄瑞英一身,衣服全湿了,病人老伴连声说:“对不起,真对不起,黄姑娘,把你的衣服弄湿了,不要插了,我自己来弄吧,你回去把湿衣服换了,别感冒了……”黄瑞英说:“没关系,这种事在日常的工作中常有发生。”最后坚持把尿管插好才回单位更换了衣服。

出院患者有望享“互联网+护理服务”

根据《方案》,多机构执业护士可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扩大服务供给。我省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意的三个试点省市之一,自2018年5月1日起,全省注册护士可通过备案后实现多机构执业,我省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在试点医疗机构中多机构执业的护士也可以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

将出院后患者纳入“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对象,缩短住院时间。目前全省已有18个地市的部分医疗机构为出院后患者提供多样化、多形式的护理服务,深受群众好评。而将试点医疗机构出院后患者纳入“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对象,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试点医疗机构延伸护理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试点医疗机构已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服务需求,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疗质量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也能为患者更精准提供护理服务。

《方案》确定了需求量大、安全有效、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消毒隔离达标、不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第一批43项服务项目,同时也列出患者病情疑难复杂不稳定、涉及毒麻药品、输液等创伤性且医疗安全风险大、超出常规护理服务项目范畴等4种不得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情况。

多措并举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针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存在的医疗质量安全和护士人身安全保障两方面风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五大措施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一是通过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双结合的方式明确服务项目,使“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范畴边界清晰;二是对服务对象进行双评估,进一步确保患者安全;三是请行业组织进一步细化服务流程,制定技术规范,推动护理服务精细化和同质化管理;四是多部门联合加强管理,卫生监督部门监管服务过程、医疗保障部门监管收费和支付情况、市场监督部门监管互联网信息平台等;五是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试点城市和试点医疗机构均要建立监督投诉途径,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在护士人身安全保障方面,试点医疗机构将通过对接公安身份证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等人体特征识别技术对从业护士和服务对象进行实名认证;为从业护士配置护理工作记录仪,使服务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并购买责任险等,保障护士执业安全和人身安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探索建立服务对象黑名单,将服务对象不良行为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如何吸引更多护士加入?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将推动解决收费和支付问题,价格和劳动报酬应能体现护理人员的护理劳务技术价值;同时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逐步成为医疗机构常设的护理岗位,吸引更多年轻护士加入。另外,将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建立分工协作和联动机制,积极联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共同满足群众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作者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暨大附一院)

TIPS:

“网约护士”是什么?

“网约护士”是“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俗称,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