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生命线上的“女汉子”
——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中山一院急诊科
中山一院急诊科开展急救培训工作 中山一院 供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急诊科创建于1987年,30多年来该院急诊人执着致力于临床急危重症的医疗、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事业,是中山一院的临床前沿阵地,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民众提供高质高效的紧急医疗服务,在医教研领域和学科建设领域成绩卓著,长期保持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十,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拥有华南地区首家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是急诊医学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近日,该科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技术精湛 抢救成功率超98%
中山一院急诊科目前在岗职工151名,女性职工占78.14%,其中固定急诊编制女医生16名,在医生中占比高达48.49%,为全国急诊界罕见。她们多年来顽强地奋斗在高强度的急诊临床一线,将急诊科打造成“综合实力强、救治水平高、教学上档次、研究有成果”的华南地区重要的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急诊医护团队年诊疗量30余万人次,院前急救3000余次,疑危重症病例比去年增15%以上,省外患者达40%以上。2017年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独立急诊ICU,常规开展序贯性亚低温、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高精尖医疗新技术,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积极承担并成功处理多起如昆山爆炸等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圆满完成亚太财富论坛、金砖五国运动会等医疗保障工作。
团队合作 让患者享有优质高效服务
急诊科不断完善专科护士培训制度与管理方法,实施分层级、全员规范化培训,注重临床思维、沟通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护士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打造了一支业务水平扎实、应急处置能力强和讲究沟通技巧的护理团队,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服务。
医护团队精诚合作,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建立多学科联动、医护合作的质量品管圈——“执信圈”,先后开展“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缩短胸痛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降低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隐患因素”等系列活动,提高抢救效率和服务能力,得到行业表彰和群众好评,近年来患者满意度均在98%以上。
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以急诊科胸痛中心建设为范例,持续PDCA管理,逐步改善并得到患者、医院、社会的认可,在2018年全国医院擂台赛中南赛区获十大价值案例表彰。
医教研并进 提升疑难病抢救诊治能力
女职工团队在我省乃至全国急诊学术界有相当的影响力,她们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基金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
依托灾难医学培训平台、急诊与灾难医学培训学院,长期开展急救师资培训和进修医生护士培训。远赴西藏、贵州等老少边穷地区开展技术帮扶。
在取得的成绩面前,急诊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6年4月,急诊科同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联合共同打造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灾难医学培训平台。2017年11月成立急诊与灾难医学培训学院。
2017年紧跟分级诊疗要求重新设置功能区域,成立胸痛中心、抢救诊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急性卒中中心,并在急诊区设立急诊MDT(多学科会诊)工作区域,率先在急诊开展多学科疑难病抢救诊治工作。
2018年急诊重点病种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呈逐步缩短趋势,与急诊科观察区、EICU以及内科外科各个专科快速分流和收治危重患者有关。该科的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设稳步发展,临床成效显著。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