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普及知识让居民远离“肾病” “厕所革命”从自家做起 市民打预防针更方便 结核病防治知识进社区 社区新市民有了“新家” 艾防一线三十载  “铿锵玫瑰”获殊荣 准妈妈遭遇甲流  广深医护齐心救治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准妈妈遭遇甲流 广深医护齐心救治

韩文青

广医一院医生给患者做支纤镜检查
广医一院医生给患者做支纤镜检查

“等宝宝出生了,我一定来给你们报喜送姜醋。”3月6日,刚刚经历过一场重症甲型流感袭击的准妈妈敏儿眼含泪水,在家人的搀扶下,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医护人员一一告别,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顺利出院,将转回到当地医院进行调养待产。

结婚十年得“珍贵 胎儿”却遭甲流

今年36岁的敏儿与丈夫结婚十年,一直想要个宝宝却未能如愿。敏儿和丈夫原计划通过人工受孕来圆当父母的心愿,没想到在准备的过程中,却意外收获了一个好消息:怀孕了!

怀孕之后,敏儿便请假全身心投入“保胎”,终于度过了前三个月最危险的阶段。然而,正当敏儿和丈夫沉浸在准备迎接小生命的喜悦中时,却遭遇到了最严峻的一次生死考验……

1月14日,敏儿产检回家后,突然发起烧来。由于怀孕不敢轻易用药,便在家中卧床休息。一个星期后,敏儿病情更加严重,体温连续两天超过39摄氏度,还伴有剧烈的咳嗽,出现喘气困难的现象。丈夫赶紧带着她前往深圳龙岗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已是重症肺炎,时刻都会危及生命,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ICU)。

在治疗过程中,敏儿的病情急转直下,甚至出现了呼吸衰竭,即使采取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及俯卧位通气,都难以缓解呼吸窘迫和缺氧的问题。经过进一步检查化验,医生初步诊断为重症甲型流感,尽管吸着纯氧,敏儿的血氧饱和度勉强维持在92%左右,而正常成年人需达到96%以上。

紧急邀请会诊 连夜ECMO转运

对于已经怀有24周身孕的敏儿来说,病情来得突然、发展也快,急需更高级的生命支撑。龙岗医院向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晓青发出会诊邀请。当日,刘晓青立即安排副主任医师徐永昊连夜前往龙岗医院。

会诊过程中,徐永昊在敏儿的胸片上看到,两侧肺广泛渗出,也就是俗称的“大白肺”,虽然给予了治疗和通气的指导意见,但效果仍旧不理想。经过讨论,建议为敏儿使用ECMO(体外人工膜肺)并转院。

为了保障转运途中的安全,将转运风险降至最低,四位拥有多年ECMO经验的医护人员即刻前往深圳“支援”,在当地医院为敏儿连接好ECMO的各路通道,并搭建起一个“移动的ICU”,确保转运期间的安全。“我们非常幸运,原本三个小时的车程,当天只用不到两个小时便到了医院。”敏儿的丈夫说。在医护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整个转运过程无缝连接、平稳度过。

全力抢救孕妈妈 守护大小两个生命

转院之后,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刘晓青主任指导抢救工作,钟南山院士查房时专程前去查看她的病情,在治疗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尽管敏儿的丈夫已经明确签字表示,最重要的是保住大人。但考虑到这个“珍贵胎儿”来之不易,而且从手术安全方面考虑,ECMO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抗凝治疗,此时做引产手术容易出现大出血,对患者已经非常脆弱的心肺功能也有损伤。

为了尽量降低对胎儿的影响,ICU团队多次邀请药学部、产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在药物选择、影像学检查等方面都反复进行查阅和讨论。“我们尽可能选择B超的方式进行检查,从转院过来到撤离ECMO支持和呼吸机支持,我们仅仅为她拍了3次胸片。”徐永昊说,在有限的影像学检查下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调整,是对临床医生基本功非常大的考验。

“我们之前也有成功治疗甲流孕妇的经验,但大多都是先进行引产或者剖腹产之后的治疗。”副主任医师陈思蓓说,不仅在治疗方案方面医生们绞尽脑汁,就连床旁保护这些小细节都要考虑周到,“我们将防辐射的铅板围住她,以免受到其他患者的影响。”

在治疗的一个多月里,敏儿经历了大咯血,遇到了凝血功能异常而不得不更换体外膜肺系统,以及因谵妄幻觉不配合治疗等重重考验,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一次又一次渡过了难关。在使用ECMO支持14天后,敏儿的情况趋于稳定,终于顺利撤掉布满管道的复杂系统。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敏儿日渐好转,春节前夕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渐渐恢复意识与知觉。看到敏儿双手下意识地抚摸自己的腹部,陈思蓓了解作为一个妈妈的心情,她专门邀请妇产科医生给敏儿做床边B超,将屏幕转到敏儿能看到的位置,放大胎心搏动的声音,并且轻声在她耳边告诉她胎儿一切都好。听着宝宝强有力的心跳声,敏儿默默地流泪了。

近日,敏儿已顺利出院待产。医生提醒,流感年年有,已经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大部分轻症患者通过充分休息可以达到自愈,但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其他脏器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有可能就是“致命的一击”,这类人群要特别当心。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