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深化医改见成效
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 建设品质医疗 创建品牌医院
佛山讯 佛山市南海区自启动医改以来,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总体思路,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全面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创新构建现代医疗卫生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建设品质医疗,创建品牌医院,打造健康南海名片,取得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多措并举推动医改走向深化
随着新医改不断推进,南海区基本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推动整合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医保三项制度。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链改革,完善医药保障供应制度,探索改革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虚高价格,减轻市民医药费用负担,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据介绍,南海区在医改方面财政年均投入超过40亿元。根据南海区财政局数据,2018年南海区年初预算安排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资金27.8亿元,为医改前2009年投入4.83亿元的5.8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9亿元的10%。去年1~11月,全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20.6亿元,占全市80亿元的25.8%,为南海区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南海区以全科医生和家庭医师为切入点,狠抓社区和基本公卫“短板”。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从13%提升到72%,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9%。全科医生750名,家庭医生签约团队422个,签约服务人数40.1万人,常住人口覆盖率31.3%,重点人群覆盖率60.9%。在社区建11个中医馆,开展中医特色服务。同时在全国率先推行家庭药师制度,70多名全国首批具有资质的家庭药师为群众开展用药指导。
南海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提速、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和广佛同城机遇,引入省级优质资源,建设品质医疗,创建品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将依托省医最具品牌和影响力的心血管专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化三甲综合性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建立全科医学中心,打造全科医学和骨科等特色专科,发展成为广佛接壤区域医疗中心。
南海区组建医疗集团,建立医疗机构联动机制。2014年起组建南海区人民医院集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集团,实行“2+1”区域联网运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设置,由镇政府举办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医联体制度建设和合作模式,目前共有20家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建成医疗集团7个,专科联盟5个,远程医疗协作网2个。组建省内首个县区级“胸痛中心”联盟。通过国家级、省级认证的胸痛中心分别有1家、3家。区域联网运营模式运行顺畅,医联体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通过构建多维健康服务机制,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建立全国首个由政府主推、以药物治疗管理为核心的家庭药师制度,搭建全国首个家庭药师智能工作平台及全省首个医疗机构药联体,建设“互联网+”中药区域配送平台,100%实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群众提供全品种中药(超1000种)。率先建立医务社工培养机制,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性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成立广东省首个健康促进中心,率先开展本土化医务社工专业培训,全区80%公立医院开展医务社工项目,人文医院建设氛围浓郁。
目前,全区共有公立医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31家、社会办医机构466家、总床位数9174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3万人,南海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6年的12.20%提升到2018年的26.49%……
全面启动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
今年1月8日,南海区全面启动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工作,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区的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提高全区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为确保广东省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南海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区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聘任20~30名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健康专家委员会。为此,南海区将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在新政策制订时增加健康影响评价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同时,相关部门和镇(街)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据悉,南海区还将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根据居民的健康危险因素和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规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同时,开展针对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妇幼健康、环境与健康等重点健康问题的跨部门健康行动。
在推进健康促进场所的建设上,将镇(街)、社区、家庭、医院、学校、企业、机关单位等纳入健康促进建设单位,并分别给出了相关建设指标。将于今年内建成一批健康促进镇(街)、社区、医院、学校、家庭、企业、机关单位以及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等。
(卢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