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也要“大扫除 ”
春节将至,除旧迎新,每家每户都陆陆续续地开始大扫除。除了家里要大扫除之外,我们的牙齿也至少每年要 “大扫除”一次,也就是每年至少要洗一次牙。洁牙(俗称“洗牙”)的专业叫法是“龈上洁治术”,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是去除牙齿表面牙菌斑和牙石的最有效办法。但许多人对洁牙充满各种的疑虑而迟迟不愿给牙齿来个“大扫除”。
为什么每年都需要洁牙?洁牙是彻底的清洁
有些人认为,自己每天都认真刷两次牙,又没有牙周病,根本不需要洁牙。
其实,刷牙刷得再仔细,也难免会留有清洁死角。如牙缝、牙齿与牙龈间的沟,这些地方易堆积软垢,形成牙菌斑,时间一长,还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牙石。牙菌斑与牙石是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的主要病因。若牙周炎不及时治疗会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虽然平常使用牙线或牙缝刷可更有效地清洁口腔,但不能代替洁牙。
刷牙,就像平时打扫卫生,但总有些旮旯清洁不到位;洁牙,就好比年前年后的大扫除,是一次彻底的清洁。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付云建议,人人都应该洁牙,至少一年一次。容易长牙石的牙周炎患者最好半年,甚至3个月一次。
洁牙会损伤牙齿,导致牙龈出血?不会
付云表示,超声洁牙机头本身对牙齿没有切削的功能,正确规范操作是不会损伤牙齿的。一般洁牙有三步:洁治、抛光和冲洗上药。洁治多采用超声波进行,依靠超声仪器在牙面发出的声波高频振动来击碎牙结石和牙菌斑。洁治之后,牙齿表面可能会变得相对粗糙,通过抛光去除一些细微的粗糙面,可以有效降低色素沉着或牙石沉积的速度,最后冲洗上药,以维护牙齿和牙龈健康。
付云指出,牙齿卫生状况好、牙周健康的人,洁牙基本上是不会出血的。洁牙过程中,出血的多少往往反映了牙龈炎症的程度。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出血就不去刷牙或洁牙。相反,只有认真刷牙、洁牙才能消除炎症,炎症控制或消除后出血才会减轻或消失。另外,洁牙过程中牙龈出血量是很少的,由于混合了唾液和洁牙喷出的水,常常造成出血很多的假象。
洁牙会使牙齿变松动、变酸软?不会
有些人感觉洁牙后牙齿变松,但这并非洁牙本身所致。由于牙石的包裹对牙齿有“支撑”作用,所以平时没觉得牙齿有明显松动。一旦牙石被清除,牙齿变得“孤立”,松动感就明显了。尤其是重度牙周病患者,常觉得洁牙后牙齿变松,正是因为其本身的牙周炎就比较严重,牙槽骨吸收,已导致牙齿松动。这时只有清理牙石,进行牙周治疗,才能延缓牙周炎的进展。所以,洁牙并不会使牙齿松动,而是阻止牙齿继续松动。
有些患者感觉洁牙后牙缝变宽、牙齿变长、变酸软,也是相似的道理。牙石堆积堵塞牙缝、牙龈炎症导致牙龈局部肿胀,洁牙去除牙石后,牙龈肿胀逐渐消退,牙缝就变得明显了,舌头舔起来牙齿的轮廓也更明显,感觉牙齿变长了。有些人本来就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的问题,或多年没洁牙,厚厚的牙石把暴露的牙根包住,所以平常吃冷、热、酸、甜的食物牙齿没太多不适。但洁牙后牙齿没有牙石“护住”,吃东西就很容易酸软。这种牙齿敏感症状是暂时的,一般1~2个月消退。这时可用脱敏牙膏刷牙,必要时也可进行专业脱敏治疗。如没有缓解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牙髄炎或进行牙髓治疗。每年坚持洁牙,牙齿比较洁净,可减少洁牙后牙齿敏感的发生。
洁牙有风险?操作不当才会有
洁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者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胜任。正规、专业的洁牙没有副作用,但不正规的洁牙操作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器械消毒不合格会传染疾病。因为洁牙的器械直接在口腔内操作,会接触到唾液和血液,因此洁牙对器械和环境的消毒要求很高。在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诊疗器械都采取“一人一用一消毒”,以阻断疾病传播。
盲目追求洁牙速度可致牙面划伤。为了快速完成洁牙操作,洁牙时机器功率过大会导致牙面划伤。洁牙耗费的时间长短依据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而有所不同,通常需要30~60分钟左右。
洁牙不彻底会留下后患。洁牙操作通常要达到牙龈下1毫米的位置。如果操作者为了迎合患者洁牙怕出血的心理,洁牙操作不彻底,可能导致牙周炎症得不到控制,甚至越来越严重,也给后续牙周治疗带来麻烦。
因此,洁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切勿到没有相关资质的“小诊所”或“美容院”洁牙。
定期洁牙,和天天刷牙一样,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口腔健康,美丽加分,自信倍增,你还不赶快给牙齿来个“大扫除”?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 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