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电磁导航和“无管化”技术为患者完成早期肺癌根治手术
肺癌术后24小时出院
韩文青
▲医生利用电磁导航定位系统开展肺结节切除手术
广州讯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教授何建行及其团队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电磁导航定位系统和“无管化”技术,仅用不到20分钟时间便顺利完成早期肺癌根治手术,患者在术后24小时出院。
不久前,患者陈阿姨经检查发现左肺上叶有一个不到7毫米的小结节。经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影像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等多学科讨论后,高度怀疑可能是早期肺癌,建议其尽早手术切除。
术前,何建行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为陈阿姨“量身定制”了一款肺叶模型,并清晰地标注出小结节的位置,通过术前规划,优化个体化手术方案,进一步确保手术切除的精准度。
在电磁导航定位系统的支持下,何建行团队结合纤支镜技术,为患者实施手术。术中,纤支镜前端的导丝探头自动出现一条路径指向最末端的病变靶区,实现对病灶的“GPS”精准定位。“定位之后,我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染色剂,在手术时,通过特定的技术设计,需要切除的靶区就会显现出荧光色。”手术团队成员之一的医生李树本说。
此外,团队还采用先进的“无管化”技术,无需气管插管、尿管、胸腔引流管,仅开一个2厘米小孔便将病灶“一举拿下”,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创伤和疼痛感。术后病理结果发现为早期肺癌。
回到病房后4小时,陈阿姨就开始进食,术后6小时她可以下床活动,24小时即办理了出院手续。
(韩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