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绘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路线图” 资源流动促提升 技术下沉惠民生 一个都不能少! 五“持续”防控校园传染病 家庭医生“面对面”解读体检报告 迷信的患者与医生 让孩子健康成长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资源流动促提升 技术下沉惠民生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联体建设纪实

林慧

在缓解粤东基层地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方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汕大附一院”)已经进行了10余年探索,建立起“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权属关系、涵盖一级到三级医疗机构的紧密型医联体”,包括10家医疗卫生机构和9所社卫中心。在汕大附一院专家团队支持下,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开展手术超万例,其中不乏疑难手术。

三甲资源下基层 群众实现就近就医

“真是多亏了‘家门口’专家的及时救治。”97岁高龄李老伯的儿子感慨道。原来,李老伯因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被送至潮南民生医院接受治疗,需安装心脏起搏器。由于李老伯还存在高血压等情况,在静脉穿刺、术中药物使用和止血上都有较大风险,手术操作难度大。潮南民生医院充分利用汕大附一院下沉的专家资源,共同为李老伯实施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不到1个小时,手术便顺利完成。

2006年,汕大附一院托管当地企业家投资新建的潮南民生医院,潮南民生医院现已成为大型三级综合医院,缓解了潮南区医疗设施落后、医疗能力薄弱、当地群众就医舍近求远等难题。

分级诊疗见成效 患者收获良好就医体验

2014年7月,为建立起医联体内结果互认、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汕大附一院制定医联体内《院际间转诊流程规定》,并逐步完善,形成区域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到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病患者可更加方便就近转至医联体内三级医院,而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可到家门口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近日,汕大附一院收到了79岁的张伯送来的感谢信,描述了他在汕大附一院医联体内就诊的经历。他因突发躁动后陷入昏迷,呼吸衰竭,在汕大附一院多科合力救治下,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考虑到张伯病情稳定,汕大附一院团队将其转至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二级医院——龙湖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期间,两家医院的医生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探讨交流张伯病情进展情况,直到他痊愈出院。

像张伯那样受益于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的患者已不在少数,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畅通医联体内部转诊机制,减轻了基层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

家庭医生进百姓家 社区居民烦恼少

万阿姨已患糖尿病20年,口服降糖药控制情况较好,但是近3年来考虑磺脲类药物出现耐药性,血糖控制不稳定,曾因出现酮症酸中毒先后两次入院治疗。

汕大附一院全科医学分院为万阿姨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必要时还能通过汕大附一院医联体绿色通道进行转诊,这让万阿姨一家人觉得十分便捷。

自2016年起,汕大附一院全科医学分院作为汕头市首创的家庭医生社区服务点,为签约小区居民提供健康保健、建立健康档案及体检等个性化服务,同时汕大附一院医联体的医疗资源也为家庭医生服务提供保障,使居民能够享受“小病不出社区”的健康服务。

此外,汕大附一院医联体内的濠江医院、河浦医院以及濠江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成立了19个家庭医生服务小分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包括“健康状况我告知”“健康信息我都知”“分类服务我主动”“贴心服务我上门”“健康咨询”等服务。

对口帮扶到区县 提升基层专科服务能力

汕大附一院心血管病医院牵头与粤东地区7家三级医院组建了粤东胸痛中心联盟,与22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区域救治合作网络,为急危心血管疾病患者建立生命救治通道。2017年起,心血管病医院还启动了“心技术•百县行”活动,在粤东各区县基层医院长期举行义诊筛查、科普讲座、教学查房、进修培训等活动。

基层医生表示,通过这种长期性的对口帮扶活动,不仅提升基层地区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还有助于基层开展胸痛患者宣教和慢性心血管疾病管理。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