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孩子小动作不断 或是抽动症作祟 女性常见的四种斑可激光治疗 早期识别脑卒中战胜头号死因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孩子小动作不断 或是抽动症作祟

医学指导: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 黄小霏

学校老师的投诉让小宝妈妈头疼不已,据老师说,小宝上课时总是做出眨眼、耸肩、清嗓子、摇头、吸鼻、摆手、打挺等怪异动作,甚至还说脏话,教育和批评都没用,反而越来越严重。医生表示,这些小动作并不是小宝自愿做出来的,而是抽动障碍在作祟。

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又叫抽动症,属于心理行为的一种,起病年龄多在2~21岁,5~10岁最多见,以运动性及发声性抽动为特征。运动性抽动主要累积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表现为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如甩头、甩手等。发声性抽动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出怪声。

■ 抽动症的发展过程

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如扮鬼脸等,慢慢向下发展波及四肢,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症状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或减轻。

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非持久性存在,且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等。

抽动障碍虽不会严重影响孩子日常生活,但有时会合并其他的行为问题,如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品行障碍、暴怒发作等)。

抽动障碍如不及时干预,不仅影响孩子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也会让孩子的个性及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合并的症状越多,病情越严重。

■ 抽动障碍怎么治?

病情较轻:多数采用单纯心理行为治疗。建议家长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心理状态、人际交流关系,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不打骂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消除孩子对这种疾病的疑虑,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及适度运动。

病情较重:已进行沟通以及心理行为教育,但抽动症状并未减轻,家长又不想孩子吃药时,可以尝试中药贴敷。另外,还可运用新四大脑科学经颅磁疗法,干预改善大脑功能,缓解患儿情绪不稳、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降低精神兴奋度。

病情特别严重:当遇到病情特别严重的孩子,如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没有小伙伴愿意一起玩耍等情况下需要药物干预,这样利于孩子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发展,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通讯员 张秋芳 张晓辉)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