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广州医生冒辐射风险行肺移植手术 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有了新标准 首批16个名医工作室开诊 复明活动覆盖高州23个镇 补齐基层医院“刚需短板” 把专家带到群众身边 重点督导大学城登革热防控工作 计生特殊家庭成员享受优先就医服务 新闻速览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有了新标准

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团队联合全国25家儿童医疗中心完成研究

李晓珊

广州讯 日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侯凡凡院士团队,联合全国25家儿童医疗中心,完成了一项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创建了根据正常儿童血清肌酐变化范围值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新标准。相关科研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肾脏病领域排名第一的《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

据了解,急性肾损伤是指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快速减退的危重病症。该病症可显著增加患儿死亡率,并增加患儿成年后发生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的风险,是广受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

侯凡凡介绍,传统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主要根据短时间内(7天内)血液肌酐水平增高的程度来判断。肌酐是肌肉的代谢产物,血液肌酐的水平与个体的肌肉总量有关。由于儿童肌肉总量少于成人,因此血清肌酐水平的基础值低于成人,套用成人标准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会过高估计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导致临床误诊。

据悉,该研究分析了年龄在1个月到18周岁的94万名儿童的临床数据。通过10万例无肾脏病儿童的血清肌酐检测数据,确定了正常儿童血清肌酐值变化的范围。由此推算出超过正常范围的血清肌酐危险界限,将此危险界限作为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新标准(pROCK标准)。此外,该研究还通过10.2万例住院患儿的临床验证,证实新标准对儿童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和对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预测能力均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标准。

“尤其对1岁以下幼儿,采用新标准可使50%以往会被诊断为急性肾损伤的患儿避免过度诊断和不必要的临床处置。”侯凡凡表示,准确诊断急性肾损伤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儿童肾脏疾病负担,提高儿童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水平,保障儿童健康,并节约卫生资源。

(李晓珊)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