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自制花式茶饮 婆媳斗法的3个育儿理念 看看心理医生怎么说 年轻胃癌患者为什么越来越多?

当前版:第8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8

婆媳斗法的3个育儿理念 看看心理医生怎么说

医学指导: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张国荣

年轻父母和老人在育儿观念上总会有很多矛盾和冲突,例如妈妈要让孩子自己吃饭,老人则要多追着孩子喂饭;老人说孩子哭不要抱,妈妈则忍受不了。这些育儿方式上的矛盾到底谁是正确的呢?不妨听听心理医生怎么说。

婆婆追着孩子喂饭VS妈妈让孩子自己吃饭

很多婆婆对孩子吃饱喝足这件事有着谜一般的执着,每餐有指标,餐餐有任务,孩子一旦没有吃完,老人就满屋子追着喂,不完成指标决不罢休。

很多父母觉得这样追着喂不行,认为孩子想吃就吃,不吃说明不饿,饿了自然会吃!可婆婆不愿意了:“你们兄弟几个都是我带大的,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还不会带孩子吗?”年轻父母无奈只能闭嘴。

心理医生:

被人逼着吃饭,实在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可以将心比心。对孩子来说,每餐都被大人粗暴地“押到”餐桌前,并且饭量多少完全由大人决定……每次吃饭都是被强迫的痛苦体验,谁还会爱上吃饭呢?

长此以往,吃饭与“痛苦体验”就会建立联系,形成条件反射,一吃饭就感觉痛苦,导致紧张、焦虑的情绪,而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导致胃肠功能的下降,出现胃口差、消化吸收差。所以家长会发现,经常追着喂饭的孩子,反而越不喜欢吃饭,一到吃饭就到处躲,甚至喂着喂着,有些孩子就吐了,有些孩子还越喂越消瘦。

所以,想要孩子乖乖吃饭尽量不要喂饭,更不要追着孩子喂饭。可以在吃饭前,给孩子洗干净手,让他/她自己抓着吃。水果、点心、菜肉、鸡蛋等,都可以切成小块,煮软一点,让孩子自己拿来吃。当吃饭成了一种乐趣,孩子自然就会喜欢进食!

婆婆认为孩子哭不要总是抱,会养成坏习惯VS妈妈认为孩子哭要马上抱,不然自己受不了

孩子哭了,是不是应该马上去抱呢?这应该是很多新手妈妈都特别纠结的一个问题。而有过育儿经验的婆婆会告诫说,小孩子不能惯着,不能一哭就抱,否则以后就知道用哭来“要挟”大人了,而且可能会变本加厉,更爱哭了,这样下去带娃会很累。

心理医生:

这个问题其实跟孩子的年龄息息相关,不同年龄要区别对待。

孩子0岁~6个月

要学会用哭来控制父母,小孩子必须要有理解因果关系的能力。而婴儿在6个月前还不完全具备这个能力。

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其实还不知道用哭来“要挟”大人,他们的哭是有切切实实的需求,不会无缘无故地哭。所以这个时期父母大可放下顾虑,及时回应孩子的哭声,去看看他到底是饿了、拉了还是不舒服了,可以适时抱起让他们感到安慰。

孩子6个月~1岁

从第6个月开始,孩子们开始长“心眼”了:他们会驾驭各种不同声调的哭声和尖叫,表达他的不满,吸引大人的注意和陪伴。

恭喜你,这是孩子正常智力发展的一个小小信号:孩子有思想了,能理解因果关系了。也就是说,从孩子6个月开始,父母响应的方式不只有“抱”这种方式,还可以轻轻拍拍他,温柔地和他说说话等,但如果孩子是因为磕了碰了觉得委屈了,父母要及时抱起安抚。

1岁多的孩子

大多数一岁左右的孩子,已经练就一身通过哭声控制大人的本领。在他们哭闹的时候,我们不要简单地去抱,而应该考虑如何正确应对他的哭闹。

婆婆抢着带孩子VS妈妈怕孩子大了跟自己不亲

很多婆婆盼到孙辈出生,非常开心,天天抢着抱孩子,抢着给孩子洗澡、换尿布,有的婆婆除了孩子饿了要喂奶才送到妈妈怀里,其余时间都自己“霸占”着孩子。很多妈妈就不开心了,觉得剥夺了自己做妈妈的权利,更让妈妈们担心的是,怕孩子以后和自己不亲!

心理医生:

孩子和妈妈有一种先天的身心连接,相比于其他人,孩子会更亲近自己的妈妈。对孩子而言,妈妈是一个天生的主要依恋对象。在孩子3岁以前,父亲的重要性都很难和母亲相比,所以妈妈不用担心孩子亲近婆婆,而不亲近自己。

(通讯员 张晓辉)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