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强基·专访 发挥瑶医瑶药特色助力强基 把好事做好  提高强基获得感

当前版:第3版:强基·专访
PDF原版下载
强基·专访
03

把好事做好 提高强基获得感

——专访仁化县县长周小明

本报记者 潘成均

▲仁化县县长周小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王海波 摄

仁化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项目包括县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和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项目。这两个项目进展相对缓慢,是什么原因?存在哪些问题?8月16日,省计生宣教中心主任易学锋带着“强基进行时”督导专访团队,驱车前往县政府专访了仁化县县长周小明。

抢抓机遇 让强基项目造福基层百姓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是今年我县卫生创强三年攻坚的主攻方向之一”,周小明明确表示,“如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强,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群众就不会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我县抢抓机遇,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当前工作重点,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周小明对两个升级建设项目在“十一”开工信心满满。

“目前,仁化县人民医院与仁化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展均较慢,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记者向周小明抛出了“难题”。

“我县两个项目均采取EPC模式(工程勘探、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模式)进行招标建设,工程进度较慢的客观原因是开工前要办理14项审批,流程比较长。县人民医院属于改扩建项目,‘用自己的地建自己的楼’,前期工作没抓紧,进度自然就慢”,周小明坦言,“这说明我们在推进强基项目上还需要加大力度!”

仁化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进度较慢主要是客观原因。原来,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涉及用地调规办理,办理时限长。“截至今年4月省才下达了妇幼用地批复文件”,周小明表示,“不过,目前两家医院都已办理好土地权证,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

“另外,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选址在仁化丹霞新城,土地划转手续办理中还涉及企业协商问题”,周小明进一步解释,“具体说,是建设用地内有大型搅拌塔拖慢了进度。”

“那如何解决?”记者追问。

“把搅拌塔‘搅拌了’不就行了。”周小明笑着补充说道,“已经与企业协商好,很快就可以拆除。”

据悉,仁化县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已于7月10日与中标公司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目前,正在同步开展设计、监理招标及办理施工许可工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已进一步完成了总平面规划、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权属、委托招标、规划选址意见、环评报表等前期审批工作。8月中下旬可完成招标文件制作,正式挂网进入招标阶段。两个项目均可在9月全面正式开工建设。

把好事做好 将廉政工作贯穿建设全过程

“两大强基项目总投资近2.4亿元,对提升我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是我县今年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县委县政府已经明确,要把好事做好”,周小明向记者透露,“我县将加强对工程相关单位、项目法人及其工作人员在建设期间的履行职责情况开展廉政监督,强化效能监察。”

一是重点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管理,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施工监理、施工图设计咨询、试验检测、第三方监测等招标均通过韶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公开招标,招标过程中要求县发改、住建等单位全程参与监督,确保招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

二是紧盯工程变更,严防“低中高结”。由于政策性调整、不可抗力因素或不可预见因素需要且可以进行工程变更的,由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会商出具变更意见。涉及投资规模增加的,由建设单位依据会商意见填报《工程变更申报审批表》,经领导批准后由发改部门办理投资计划追加手续;未按规定办理投资计划追加手续的项目,不得办理结算手续。

三是强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全程服务”的思路与模式,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巡查、惩处、服务”多措并举,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细化量化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点,实施效能问责。同时,将加强明察暗访,对重点时段、关键节点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暗访抽查,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

进贤拔能 全力缓解基层人才问题

硬件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仁化县委县政府如何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问题?

“加强我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但从根本上来看,人才问题是制约目前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最重要环节”,周小明表示,“我县将从人才招聘、人才规划、人才配置、薪酬激励等方面入手缓解人才缺乏问题。”

在人才招聘方面,仁化县允许用人单位参与专业技能考核,按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报考条件,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机制。针对个别紧缺专业,加强与韶关学院医学院交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或定向培养的方式,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短缺人才。

在人才规划方面,仁化县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不受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由用人单位根据需要自主聘任引进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出台鼓励医学专业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优惠政策,比如对自愿到镇卫生院工作的毕业生,在其工资待遇、进修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在人才配置与薪酬激励方面,仁化县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解决目前医护人员超负荷劳动的问题。创新财政补贴机制,在经常性收支保障的基础上,县财政每月返还给基层医疗机构在去除医疗成本后的医疗服务收入的90%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于发放医务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和医疗服务工作经费,有效提升了全县基层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