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行为让你的血管老得快!
人有年龄,血管也有年龄,这里的“血管年龄”实际上是指人体大动脉血管的功能状态。一般而言,血管年龄会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很多时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梁东辉教授表示,有的人实际年龄只有二三十岁,但血管年龄却有五六十岁。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血管病变的八大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和家族直系亲属有患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危险因素决定了血管年龄和健康状况。当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大5岁以上,就有可能患上血管老化的疾病。如果再加上不良生活方式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人体血管老化会明显加快。
七种行为最易加速血管老化
1.饮食太油腻,血管易受损
人摄入过多肥甘厚腻的食物,会导致血液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浓度大幅提升。这些黏稠物质像水管里的水垢一样,一方面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久而久之,大血管的管腔越来越窄,毛细血管堵塞,引发血栓形成、血管闭塞等疾病。
2.吸烟及二手烟,血管易中毒
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会导致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刺激血管收缩和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管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退变,血管变脆变硬。
3.盐和糖吃太多,血管壁易变皱
吃盐过量,易引起血压升高,降低血管弹性,增加动脉硬化风险。长期吃糖过量,可使参与糖代谢的胰岛素分泌过多,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久而久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使血管壁内皮受损,血管变皱,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或促使血栓形成。
4.熬夜睡不足,血管易老化
熬夜等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会使人体多种腺体出现分泌过剩或分泌不足的现象,导致激素水平失调,引起器官功能的局部亢奋或萎靡,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压升高。同时,不规律的生活还会使人体代谢产生障碍,大量毒素沉积,自身修复能力减退,血管受损。
5.懒惰不运动,血管难清理
缺乏运动,心脏的泵血机能会逐步弱化,血管中血液流速减慢,氧气运输能力下降。一方面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会积在体内,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抗氧化作用,血管弹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产生的大量有毒物质也不能快速排出体外,加速血管硬化和血管壁增厚,从而引发血管疾病。
6.坏情绪伤血管,压力大可引爆血管
愤怒、焦虑、抑郁、压力等不良情绪,可激活神经内分泌和血小板的活性,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使血管容易变硬,还会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突然过大的精神压力也容易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7.饮食不卫生,同样伤血管
摄入腐败变质或不卫生的食物,可能引起血管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弹性丧失、血管堵塞。另外,口腔中食物残渣经细菌发酵产生的毒素一样不可忽视,不注意口腔卫生,也会诱发动脉硬化。
以下症状或是血管衰老的征兆
遍布全身的血管犹如家中的自来水管道,只有水管好,水流才能通畅。当血管出了问题时,机体往往会有“警报”。例如:
出现发作性胸痛、胸闷,要警惕心脏问题,特别是体力活动时出现胸痛、咽部不适,或不明原因、无规律性的胸闷,很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这是冠心病的表现。
经常头晕、头痛、头沉重感,记忆力减退,甚至晕倒,可能是脑血管发生了病变,引起脑供血不足,甚至是脑梗死。
如果出现眼睛模糊、看不清楚东西,也可能是眼底血管出了问题,影响了视觉。严重的微血管栓塞,还可能导致一过性失明。
如果经常足趾麻木、发凉,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疲劳疼痛,休息一会疼痛可减轻或消失。这种间歇性跛行,可能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査治疗。但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内累积变大有一定的过程,患者一开始不一定有症状,有症状时往往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定期的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及早干预治疗。
测评血管年龄 颈动脉超声最可靠
要想相对客观地测评血管年龄,早期发现血管是否健康,最好的检测方法是颈动脉超声。因为颈动脉是全身动脉的一个窗口,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
一般建议,30岁以后,就应该定期检查颈动脉超声;
40岁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年至少检测1次;
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则应每3~6月检测1次。
(通讯员 伍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