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3种婴幼儿腹泻 处理方法有别 不要等到哮喘发作时才用药 母乳喂养要做到“三早”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母乳喂养要做到“三早”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周燕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翁雪玲

母乳,是生命之源,母乳喂养,是自然之爱。众所周知,母乳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消化吸收。其中母乳含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等,有助于消化吸收;母乳含优质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的发育;母乳中含有增进免疫力的物质,如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双歧因子等。随着二胎潮来临,新老妈妈轮番上阵,新妈妈不懂如何母乳喂养,二胎妈妈更是“经验值”偏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周燕莉护士长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翁雪玲护士长告诉记者,母乳喂养最关键要做到“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孩子出生了,可我还没有奶怎么办?

其实在孕26周的时候,初乳就已经生成完成,也就是说妈妈的乳房在孕期就有了初乳,时刻准备好哺育孩子。所以,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只要胎盘离开母体,孕激素水平下降,泌乳素水平上升,新妈妈的乳房在产后就会开启从初乳到成熟乳的过程,即做好给孩子哺乳的准备。新妈妈应该做到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

早接触:妈妈在产后一小时内与婴儿接触,贴身拥抱婴儿,有肌肤的亲密接触,可以促进妈妈分泌充足而优质的乳汁。

早吸吮:让婴儿在出生后一小时内开始吸吮乳头,吸吮得越多,越能刺激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乳汁会越吸吮越多。

早开奶:孩子出生后6小时内,妈妈给孩子有效的母乳喂养,让孩子吸吮到奶,妈妈有乳汁分泌。

个别妈妈认为上奶标准是“涨奶”,当产后第一天只有少量初乳时,认为自己还没上奶就没必要喂奶,但又担心孩子饿着,便直接加奶粉,并打算等上奶以后再真正给孩子喂母乳。殊不知没有经过“三早”,不能产生足够激素刺激乳房产奶,况且没有经过孩子频密地吸吮,更容易导致病理性奶涨的发生。而此时,孩子对奶瓶已经产生依赖拒绝吸吮妈妈的乳房,便更是雪上加霜。产后积极开始“三早”,在孩子胃容量很小的时候哺乳,让孩子吸吮少量含丰富免疫抗体的初乳,甚至一天喂哺10次。经过1~2天频繁的吸吮,妈妈的乳房收集了足够的刺激信息开始大量产奶,乳腺管也经过孩子努力的吸吮后变得通畅。在第三天孩子胃容量增加一倍时,妈妈的奶水也已充足,可以让孩子饱饱地吃个够!其实,正如护士所说“孩子出生时自带粮食和水分”,妈妈们只管喂哺不用担心孩子饿着,孩子胃容量随着奶水量增加而增加,相互适应,从而步入了纯母乳喂养的成功路途。

孩子刚开始大口吞咽,后来就没有吞咽声了,是我奶水不足吗?

母乳的分泌是间歇性的,一个奶阵过后,需要孩子小口小口的吸吮,来刺激乳房,等待下一个奶阵的到来。如果只因没有吞咽声妈妈便焦虑、紧张,从而放弃母乳,进而添加奶粉,只会让妈妈受到的泌乳刺激越来越少,奶阵越来越少,乳汁也会越来越少,甚至没奶。

我的乳汁颜色看起来很稀,是不是没有营养?

一般来说,母亲的血液里有什么营养,乳汁里也就有什么营养。乳汁的颜色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例如母亲饮食、身体健康状况、月经、气候等等。因此同一位母亲,在同一次哺乳的过程中,乳汁的颜色也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前奶和后奶。前奶外观比较清淡、稀薄,成分中水的含量比较大,因而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来说不需要补充额外的水分。另外,前奶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糖分、维生素和抗癌免疫球蛋白等。

后奶外观比较白,呈比较浓稠的乳汁。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素,能提供许多热量,使婴儿有饱腹感。因此,哺乳时不要匆忙,不要将开始的前奶挤掉,也不要未喂完一侧又换另一侧,应该允许婴儿尽量吃,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这样才能为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

妈妈遇到感冒,可以继续给孩子喂奶吗?

感冒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要加强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喂奶前要充分洗手,喂奶时需戴上口罩,不要对着婴儿呼吸。另外,感冒后母亲的乳汁中也会有一定量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值得注意的是,服用感冒药期间要注意使用说明书或遵医嘱。

孩子出生后多久进行母乳呢?母乳喂养要持续到孩子多大呢?

新生儿出生后60分钟内应尽早开始吸吮母亲的乳房,频繁的吸吮可促进乳汁的早分泌,可以帮助新生儿胃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

孩子6个月内可以选择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0~6个月婴儿的最佳食品,在此期间,婴儿可以从母乳中获取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及水分。因此,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干燥的冬天,都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如果给婴儿喂食其他饮料或水,就会降低婴儿对母乳的需求,减少对母乳的摄入。4~6个月龄的孩子就可以选择添加辅食,婴儿6个月后,应及时添加泥糊状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4个月以上。

(通讯员 李晓姗 刘文琴 黄淑婷)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