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出现“红眼病”不少孩子已中招
温暖湿润的季节来了,也为细菌、病毒的孳生创造了条件。这些“破坏分子”不仅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引发感冒、哮喘等,还会伤害我们的眼睛,特别是孩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邱晓云医生介绍说,近一个月来,很多来就诊的小朋友都是感冒后出现眼睛红肿、有分泌物等症状,确诊后均为急性流行性结膜炎,就是俗称的“红眼病”。
红眼病传染性极强
“红眼病经过治疗,一般可痊愈。不过红眼病具有极强地传染性,最主要的是预防。”邱晓云介绍说。
红眼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眼分泌物被传染。红眼病通常是双眼先后发病,往往合并感冒症状。患病早期,患者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难忍,紧接着会出现眼皮红肿、眼分泌物多等症状,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比较难睁开。有的患者结膜上会出现小血点或血斑。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邱晓云表示,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但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消毒隔离是首要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病毒1~2天内开始发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传染源患者还可得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适当隔离的同时,必须做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
红眼病治疗期间,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要注意消毒隔离,最好是煮沸消毒。幼儿园、学校等场所出现红眼病患者,要隔离患者,公用物品定期消毒。患者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以免传染他人。周围人尽可能避免与患者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个人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
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患了红眼病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部的温度和湿度,反而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再有就是饮食清淡,不饮酒。
“得了红眼病,一定要到医院眼科及时就诊,坚持治疗,不要随意中断,以免病情反复。”
(通讯员 张秋芳 张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