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施免疫规划政策40年
减少死亡儿童数达20多万
本委讯 4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接种,守护生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向记者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每个孩子享有的权利,家长应保证儿童能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工作是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广东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展预防接种工作,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普及儿童免疫,至2018年,我省实施免疫规划政策整整40年。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广东自1955年后无天花病例;连续2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15年无白喉病例报告;2012年实现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16.72%,下降至2013年的0.97%;全省麻疹疫情大幅下降,流脑、乙脑等发病率稳步下降。40年的普及儿童免疫,使广东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破伤风等疾病发病共1150多万人,减少死亡20多万人。
以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为例,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广东每年约报告500~5000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4年至今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
据了解,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感染麻疹后的并发症是引起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实施麻疹免疫规划前,广东的麻疹发病率非常高,1951~1966年间,广东麻疹发病呈自然流行状态,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639/10万;1959年、1963年和1965年的三次麻疹大流行甚至导致发病人数多达50~60万人。自1965年开始使用疫苗以来,麻疹流行强度大为减弱,近几年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很低的水平。2008~2017年,广东麻疹发病率波动在0.27~16.1/10万(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3.65/10万),与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比较,报告发病率均减少了99%以上。
预防接种是安全的 发生异常反应的概率很低
时至今日,大多数市民都认同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但仍有部分市民担心疫苗接种的安全问题。何剑峰介绍,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Ⅰ、Ⅱ、Ⅲ临床试验,疫苗出厂上市使用前也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此外,在疫苗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所有环节都有完整、科学、规范的要求,以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可以说,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家长没有必要太过担忧。”何剑峰说。
据了解,自2001年1月1日起,广东建立了全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简称AEFI)监测系统,是全国最早开展AEFI监测的省份。记者从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2017年(2017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广东共接种疫苗5879.3862万剂次,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9962例,报告发生率为16.94/10万剂次。以一般反应为主,占了七成。疾控专家指出,绝大多数一般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是轻微的,不会对机体产生长远严重的损害。
何剑峰表示,预防接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在保护绝大多数人群健康的同时,确实有极个别人承担了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但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是远远小于不开展预防接种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何剑峰叮嘱市民切勿因噎废食,预防接种是孩子的权利,及时为儿童预防接种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儿童监护人应当主动、及时带小朋友到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
为确保受种者的合法权益,我省今年2月出台了《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实施方案》,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机制,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家庭责任风险共担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目前,相关工作正有序实施中。
(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