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向国家复评组汇报2017年度广东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
去年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
本报讯 4月18日,北京市医改办主任戴颖率国家复评组来我省开展2017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复评工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兼省医改办主任黄飞会见复评组一行,并主持召开2017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复评汇报会。省编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戴颖称,此次复评旨在客观评价广东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展和成效,深入了解推进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总结探索好的做法,听取广东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她表示,国家复评组将通过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检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关情况,并进行评价考核。
黄飞就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情况作了详细汇报。他说,广东从去年7月15日起,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具体从六个方面整体推进:一是建立健全改革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二是探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四是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五是稳步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六是持续探索市场化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本轮启动改革的地区包括广州、佛山和粤东西北地区共14个地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中央、军队、武警、省属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公立医院同步参加属地改革,共410家医疗机构参与改革,实现了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
黄飞用一串串详实数据介绍说,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医师多点执业区域注册制。明确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40%以上,并把全省医疗费用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同时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所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8:1:1”的补偿方式,合理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下调了大型设备检查和检验项目价格,各地调价项目达到3200项。经省发改委抽样测算,全省各地区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平均补偿率达到84.10%。全省已形成116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483家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纵横双轴贯通对口支援体系。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我省共组建了349个医联体,163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工作。2017年,全省县域内住院率已达80.3%,比2016年提高0.5个百分点。此外,城乡居民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5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不低于180元,居民参保率达98%。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规定的住院支付比例平均分别达到87%和76%,最高支付限额平均分别提高到64万和52万元。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政策不断完善,药品交易“两票制”全面实施。2017年,我省通过省第三方平台采购总金额1057.22亿元,平均降幅9.51%,节约采购资金74.44亿元。
复核组对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省医改工作在政府资金保障、药品集团采购等方面有许多亮点,为全国提供了先进经验。会上,复评组还审核了我省省级考核评分表。
据悉,复评组随后前往梅州市、连山县开展评价考核工作。
(孙为 王令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