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以下迹象 暗示类风湿关节炎
专家介绍:
于清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访问学者。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专业30余年,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血管炎、痛风等疑难风湿免疫病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在零激素治疗狼疮、难治性痛风防治复发、免疫炎性疾病多系统损害综合治疗及类风湿关节炎控制长期稳定等方面享有盛誉,疗效卓著。
春天一到,广东的回南天也就不远了。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很多老人和女性的关节就遭了殃。据统计,全球的关节炎患者已达3.55亿人。在我国,最近统计的关节炎患者就有1亿人以上,约占总人口比例的1/14。按发病原理来说,较为常见的有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很多人无法分辨两种关节炎,常常混淆,对及时发现和治疗很不利。本报邀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于清宏教授为大家说说危害性较大的类风湿关节炎。
致残率高 无法治愈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跟退行性骨关节炎不一样,它的杀伤范围更大,波及全身,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若不及时治疗控制,3年内致残率高达70%!
“临床统计发现,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率是男性的三倍,35~50岁是属于高发年龄段。及早、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 于清宏说。
潜移默化的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大多是“悄悄地”“慢慢地”出现,只有15%左右的人会急性发作。一般来说,关节症状是最突出的表现,但近几周如持续有全身疲乏、食欲不振、消瘦、手足麻木、刺痛等症状,就要警惕。
疼痛。持续的关节腔内炎症,对其造成破坏,引起疼痛。
肿胀。关节腔里面的积液过多导致肿胀,甚至会让关节僵硬。
红热。损伤关节处的皮肤会发红、发热、发烫。
游走。关节的肿痛会“游走”,每隔一个周期就会先后地把痛、肿转移到另一个关节,并且会反复来回“游走”。
晨僵。这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标志性症状,关节就像“僵”住了一样,动不了,还发疼。持续1小时或更久。其它关节炎只会持续30分钟之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生活建议
是否是类风湿关节炎,于清宏建议,怀疑自己有类风湿的患者可以去医院做类风湿因子(RF)检查,一旦结果是阳性的话,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意义。生活方面,于清宏建议:
睡觉的时候注意别压到关节,可拿枕头垫着;保持室内温度在22℃以上,低温容易引起晨僵;起床后做一下简单的伸展运动、洗个热水澡;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当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时候,不要消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能有效阻止症状的加重。” 于清宏说。
(记者 赵莹 通讯员 赵杰)
栏目:广东名医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