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二院采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降低尿道阻力
改善脊髓损伤后遗症
广州讯 年逾古稀的张伯因摔倒致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虽进行内固定术和药物治疗后,肢体功能明显改善,但留下了不能自行小便的后遗症。为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采用“超声引导尿道外括约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技术,解决该问题。
张伯不小心摔倒并短暂昏迷,随后因颈部疼痛、四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被送医院治疗。颈椎MR显示,他的颈3~5右侧下关节突、棘突骨折,颈3~6水平脊髓挫伤水肿,经保守和手术内固定治疗后,肢体麻木乏力明显改善,可在辅助下站立,但不能自排小便。之后,张伯从骨外科转入康复科。经检测,考虑为膀胱逼尿肌无力、尿道外括约肌失协调。常规采用的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间歇导尿等,效果并不明显。尽管张伯双下肢功能逐渐改善,可在辅助下缓慢步行,双手精细功能也在改善,但因不能自排小便,让他很苦恼。
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失协调,是骶髓以上损伤后常见的一种神经源性下尿道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期膀胱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失协调,导致排尿障碍、残余尿量增多。除了口服药物改善外,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已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该方法需要腔内超声,操作比较复杂。
经该院康复科主任马超和超声科副主任杨海云联合讨论,最终对张伯进行了超声引导、经会阴入路尿道外括约肌肉毒毒素注射。通过将肉毒毒素精准注射到尿道外括约肌局部,抑制了周围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得神经传导受阻并降低局部肌肉痉挛情况,降低了尿道阻力,从而改善排尿困难。注射后2周拔除尿管,张伯便能自解小便,复查尿常规无感染。
(刘文琴 伍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