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破解“小马拉大车”慢病防控困局 成功抢救急危重病患者 共建糖网病筛查管理模式 全省首例胰岛细胞移植术 阳江市:为妇儿健康撑起守护伞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新闻速览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阳江市:为妇儿健康撑起守护伞

王婉羲

▲阳江市江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在给新生儿进行洗浴后抚触按摩

阳江讯 近年来,阳江市进一步完善本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强化产科质量管理,改善妇幼健康服务条件,积极推动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等,推动全市妇幼健康服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保障母婴安康。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全市累计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孕妇人数明显增加,这就使发生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增加。为保障群众生得安全、生得健康,阳江市建立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成立阳江市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专家组。阳江市人民医院和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为市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接收基层转上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市中心血站优先保障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用血,确保抢救绿色通道通畅。

同时,阳江市完成市、县、镇三级卫生计生服务机构整合,逐步建成以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核心,以综合医疗机构为补充,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全市妇幼健康服务功能得到扩展,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有较大提升。

该市进一步改善妇幼健康服务条件,加强妇幼健康基础设施建设。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的标准进行异地迁建,已于2017年8月完成整体搬迁并正式投入运行,目前设置床位350张,床位数较前增加一倍以上。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在业务用房方面也得到较快发展,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新建的儿科综合大楼已于2016年投入使用,全院床位数增加200张,总床位达到330张。阳东区和阳西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已获得发改部门的批复同意,其中阳西县妇幼保健院纳入省的县级公立医院升级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招标工作。

此外,该市进一步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的产儿科管理工作,每年定期组织专家对全市医疗保健机构的产儿科质量、爱婴医院工作等进行抽查,强化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对产儿科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全市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设立再生育咨询门诊和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设立高危妊娠门诊,健全高危妊娠筛查流程,专人负责追踪管理直至高危孕产妇分娩结束。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每年基本保持在95%以上

为控制出生缺陷,保障母婴安全,阳江市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逐渐完善出生缺陷防控体系。

自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以来,全市形成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各级综合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为辅的筛查体系,覆盖全市各级助产机构,每年为4万多名住院孕妇提供三大传染病免费筛查。2017年1~10月,全市产妇孕期HIV检测率96.98%、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均为96.99%。阳性HIV产妇服药率95.00%,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服药率100%,梅毒感染孕产妇第一疗程治疗率85.14%、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接受治疗的比例100%、乙肝感染产妇所生新生儿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比例100%。

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发病率方面,阳江市着重抓好孕前、孕期、产后环节,构筑起预防出生缺陷的三道防线。阳江市重点抓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23600人。在孕期环节,开展地中海贫血和出生缺陷干预防控项目,2017年1~9月,全市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筛查15968例;筛查出夫妇双方携带同型地贫基因188例;孕妇进行产前地中海诊断188例,其中产前诊断重度地贫胎儿29例,全部终止妊娠,均按规定予免费补助。该市落实产后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全市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网络覆盖市、县、镇三级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每年基本保持在95%以上。

王婉羲 文 甘晓桐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