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应对乳腺结节
日前,一则《女子美容院做乳房按摩,3个月后查出乳腺癌》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王女士乳腺有个肿块,在美容院做了胸部经络疏通按摩,对方称可以丰胸、打通胸部经络,消除乳腺增生。3个月过去,王女士感觉乳房越来越不舒服,到医院一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史雅薇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乳房体检的普及和媒体的宣传,很多女性对乳腺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发现乳房结节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患者产生了恐惧心理。很多女性选择胸部经络疏通按摩治疗,但这样做是正确的吗?对于发现乳房结节的女性来说,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乳腺结节一般察觉不到
通俗的说,可以摸得到的包块称为乳腺肿块,摸不到而做检查发现的肿物称为乳腺结节。乳腺结节大部分都是超声检查发现而且考虑良性的低回声病灶,但也有恶性的可能。乳腺结节的成因尚不明确,与多种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目前乳腺结节可能形成的病因包括内分泌激素水平、基因突变及环境影响等。
超声、钼靶、核磁共振检查
乳房结节大多是靠触诊无法确定的,需要借助辅助检查来协助诊断。最常用的是超声检查(包括超声造影)、钼靶、核磁共振等。
超声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规最普及的检查方法。它无辐射,敏感性高,但超声科医生的水平会影响临床诊断。
如何解读超声报告呢?除了检查单上的结论,医生们通常还要看看超声的描述部分,如果一个结节的描述是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则该结节的良性可能性大;如果描述是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内部多发细小钙化点,则不能排除恶性可能,最好做活检进一步诊断。
钼靶 钼靶是超声检查的一个补充,它更利于对于钙化的诊断。在钼靶检查的描述中,大颗粒、散在分布的钙化通常是提示良性的,而细颗粒状的、成簇分布的钙化点则倾向于恶性。乳房普查时,建议超过40岁的女性彩超和钼靶协同诊断。对年轻女性则并不推荐钼靶作为常规普查。
核磁共振 其是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敏感的检查方法,敏感性可达90%~99%。可提示结节的边界、形态、大小、周围浸润等。
BI-RADS分级评估系统协助判断结节性质
目前各影像学检查都使用BI-RADS分级评估系统来协助评估诊断乳腺结节。
BI-RADS分级法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一般而言,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BI-RADS0级:是指评估不完全,需要补充其他相关影像检查,或需要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来进一步评估。
BI-RADS1级: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
BI-RADS2级:良性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定期复查即可。
BI-RADS3级:可能是良性病变,恶性率一般<2%,建议短期(一般建议3~6个月)随访,有临床需要时可进行活组织检查。
BI-RADS4级:可疑恶性病变,恶性可能性3%~94%,建议活组织检查,如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CNB)、真空辅助微创活检(VAB)或手术活组织检查。
4A:需要活组织检查,但恶性可能性较低(<10%)。如活组织检查良性结果可以信赖,可以转为半年随访。
4B:倾向于恶性。恶性可能性为10%~50%。
4C:进一步疑为恶性,可能性50%~94%。
BI-RADS5级:高度可能恶性,几乎可以肯定,恶性可能性≥95%,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
BI-RADS6级:已经过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病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医生可根据评级情况做相应处理,也有一部分特殊情况:
1.对于部分女性乳腺结节BI-RADS3级的患者,如患者焦虑且年龄40岁以上应考虑活检。
2.处于特殊时期患者,如哺乳期或者孕期女性,乳房结节短期内增大明显,或者出现诸如边界不清细小钙化等形态学改变,因为暂时不能进行手术,需要先活检以明确性质。
3.长期观察定期检查的乳腺结节,如果近期内出现体积增大,或者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或者出现钙化,需要活检。
4.考虑导管内乳头状瘤者,可选择微创切除活检。
活检并不可怕
目前,乳腺结节的活检方法包括真空辅助活检系统(俗称乳腺微创手术,如麦默通旋切术)、粗针穿刺活检术、开放肿物切除活检术。
通过超声或乳腺X线定位引导的真空辅助活检系统能够获得足够的病理组织,对良、恶性肿瘤的定位、切除可以一次性完成,是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方法,诊断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临床广泛应用。
粗针穿刺活检对不可扪及乳腺肿块活组织检查的成功率为94%,其中对<1.0cm不可扪及乳腺肿块活组织检查的成功率略为下降。粗针穿刺活检不能完全替代开放手术,因为肿块可疑或标本不足,或不典型增生,仍有近1/5的患者需要手术活组织检查。
开放肿物切除活检术适用于肿物较大者,相对不适用于小结节。因此建议对于小肿瘤(乳腺结节)的活组织检查应选择真空辅助活检系统。
值得提醒的是,如美容院的按摩推拿、舒经通络、秘方精油等;局部针刺、热疗、药敷,并不能起到消除乳腺结节的作用,要远离常见的误区和错误做法。
总的来说,乳腺结节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可以以定期检查为主,要用正常的心态来面对,如不能排除恶性可能,应进一步检查评估结节的性质,再决定是否行手术或穿刺活检。切勿病急乱投医。
(记者 赵莹 通讯员 杨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