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预防结核病 把好“校园关” 蕉岭县大坝村:“有病找伟明 看得好又便宜” 中山:胸痛中心打造救命“高速路” 女子突然晕倒 路过医生紧急施救 “豪华”医疗团队护航“亚马” 20人婚宴后腹痛?应急桌面推演! 高危人群享一对一优生指导 带娃亲近自然 “最棒亲子活动”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中山:胸痛中心打造救命“高速路”

于芝春 罗玲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病情特点是“急、危、重”,特别是相关致命性胸痛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如不能快速、准确鉴别诊断以及规范治疗,往往会导致病情延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对此类疾病能否做到准确诊断、快速转运及规范治疗是考验一个地区医疗救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而胸痛中心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和抓手。

在近期举行的中山市胸痛中心成立大会暨中山市城乡一体化胸痛中心建设研讨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建中山市胸痛中心的意义,就在于规范全市工作流程,减少延误,提高该市急性胸痛的救治质量。

避免延误治疗,提高胸痛救治质量

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快,目前全国已经有181家医院的胸痛中心通过认证。中山市包括市人民医院、博爱医院、中医院等多家能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的医院也在积极申请胸痛中心认证中,一些镇区医院同时也在申请基层胸痛中心认证。

据介绍,在胸痛中心成立之前,该市各家医疗单位创建胸痛中心工作属于自发行为。中心医院与网络医院协同救治是基于医院双方意愿的自由组合,缺乏有效行政监管和质量控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违背就近、救急的原则,造成变相延误。成立市级的胸痛中心能够提供行政力量的支持、规范和质量控制,避免出现基层网络医院由于担心转送风险、人员紧张、运营成本而出现拒绝上送病人造成救治延误的情况,同时也能以中心医院医疗技术带动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提高全市胸痛救治的质量。

中山市胸痛中心设于中山市急救中心。中山市急救中心依托于市人民医院,担负全市急救指挥、协调、组织承担日常急救等任务。急救中心将市属医院、社区医院及镇卫生院的急诊科共32个急救站纳入院前急救网络系统中,各网络医院按统一标准配备救护车、抢救仪器、通讯设备等,形成以市急救指挥调度为中心、各医院急诊科为急救站的急救网络,覆盖全市每个角落。中山市拥有“五纵六横七高速九加密”交通路网布局,所有基层医院到达PCI医院(能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都不会超过40分钟,确保胸痛患者及时转运救治。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分级诊疗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山市胸痛中心基于信息化平台,实行双向转诊,把中心医院与网络医院联为有机整体。即使患者首诊于基层医院,仍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互动,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按照科学的救治流程,通过现场分诊,绕行急诊和CCU,直达中心医院导管室,减少各个环节的延误,最大限度为急性胸痛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赢得时间,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链接。胸痛中心的双向转诊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最优化分配和利用,是分级诊疗的最佳实践。

(作者单位:中山市卫生计生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