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预防结核病 把好“校园关” 蕉岭县大坝村:“有病找伟明 看得好又便宜” 中山:胸痛中心打造救命“高速路” 女子突然晕倒 路过医生紧急施救 “豪华”医疗团队护航“亚马” 20人婚宴后腹痛?应急桌面推演! 高危人群享一对一优生指导 带娃亲近自然 “最棒亲子活动”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预防结核病 把好“校园关”

于宝柱

【编者按】: 近期,群体性肺结核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我省学校结核病疫情情况怎样?如何防控校园结核病?本期特邀请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专家为您释疑。

什么是“白色瘟疫”?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历史上对人类的危害触目惊心,民间称为痨病,并有“十痨九死”的说法,被称做“白色瘟疫”。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大的飞沫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核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

全国及我省学校结核病疫情情况如何?

2016年全国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36094例,全国各地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部分地区诸如山西省、湖南省等地发生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训惨痛。广东省2016年登记学生肺结核患者1792例。

在学校如何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

可通过三个举措主动发现学校结核病患者。一是通过入学体检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及时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一旦确认为肺结核患者应及时治疗,按规定进行休学管理,直到符合相关规定才能到校上学。这样可以把传染源拒之于校外。二是通过晨检及时了解每名学生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如有,要及时报告校卫生(保健)室。三是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认真做好原因追查和登记,如怀疑有可能是肺结核病,应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并由卫生(保健)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疗情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在校学生中的可疑肺结核患者,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学校该如何防控结核病?

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在校期间要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这样就可以打败结核菌。

即使学校发现肺结核病人,大家也不要恐慌,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患病的同学尽快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2)教室或宿舍立即进行消毒;

(3)教室或宿舍保持开窗通风;

(4)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同学尽快到医院检查,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应继续注意自身是否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尤其是这些症状超过2周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治疗。

关于结核病的认识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现在还有结核病吗?”

目前,不少人对“结核病”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还有结核病吗?”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主任周琳表示,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防病意识增强,不可否认结核病发病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了控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结核病面临着耐多药肺结核、流动人口、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等三大严峻挑战,加之有些地方不够重视,结核病大有抬头的趋势。目前结核病造成疾病负担较重,在中国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病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居前三位。

误区二: “得了结核就治不好了?”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肺结核病可以治愈。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同时辅助其它治疗方法。只要病人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全程(6~8个月)不间断地服药,绝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能够治愈的。特别是初次得肺结核的患者,对结核药物非常敏感,治愈率非常高,如果是间断服药,造成耐药就很难治疗了。

误区三:“接触过结核患者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并非所有接触肺结核患者的人都会得肺结核病。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看这个肺结核患者的痰中是不是会带有肺结核菌。有一部分患者是痰中不带有结核菌的,他们没有传染性;其次,即使患者的痰中带有结核菌,也要看你接触时吸入的结核菌的量有多大;第三,即使你已经吸入了比较大量的结核菌,也还需要看你自身抵抗力的高低。

小贴士:

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六、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七、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八、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