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梅州讯 五华县于2015年12月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并于2016年2月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近两年来,五华全县上下凝聚共识,迅速行动,分任务按步骤扎实推进爱卫各项工作,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加强县城卫生管理,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今年7月,该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通过了市爱卫办的考核验收,近日通过了省级技术评估。目前,对照《国家卫生县城标准(2010年版)》考核指标,五华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各项指标已基本达标。
落实县城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责任
自启动“创卫”工作起,五华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29个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镇和县直各单位相应成立创卫工作领导机构,全面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创卫工作领导具体负责制度。制定了《关于印发五华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23个文件,确保创卫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县有关领导及时解决创卫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创卫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同时,该县建立县领导包村、县直部门帮扶村民小组机制,全面落实县城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责任,将全县行政村、居委会、村民小组,全部划分成86个网格,把“创卫”任务全部落实到29个县直单位。
老城焕发新魅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不仅得益于建设水平的提升,还有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创卫”工作中,一些单位运用“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微信平台等网络手段,把工作人员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反馈给相关地段的责任人。据了解,五华县城的环卫工人大约有500人,另外还有10人组成的卫生监督队,9个城监中队和由交警、工商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把县城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三无”小区纳入县环卫所保洁范围,基本上实现了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督执法、清扫、清运,有效保障了县城卫生洁净。
完善县城基础设施
五华县从解决群众要求最迫切、县城发展最急需的问题入手,多方筹集资金,抓好县城交通水利设施、农贸市场、县城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为止,已完成曲湖堤、罗湖堤、增塘堤升级改造工程,高标准完成了华一南路、工业一路、科技街、华茂街、法新巷建设改造,打通了罗湖堤至环城大道、增塘堤至S228线等市政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和新建了6个农贸市场,彻底解决了马路市场的困窘局面;完成1间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的升级改造,建成一间日处理能力600吨的生活垃圾减量厂以及15座“三位一体”垃圾中转站;建设了长乐公园、老河道公园、琴江广场等7个公园广场项目,累计新增休闲活动场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
列出问题清单抓整治
该县还专门组织人员对县城“创卫”的重点难点区域进行排查,结合省、市调研反馈意见,列出问题整改清单,采用堵疏结合办法,围绕县城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农贸市场、城中村以及县城“六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整治,规范了县城市容秩序。
至目前,该县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初步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今年,该县51个行政村被评为省卫生村。
此外,该县积极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目前,县城公共环境已安装毒鼠屋11500个,防蚊闸2190套。根据“四害”密度监测情况,适时组织除“四害”统一行动,有效控制了病媒生物密度,多年来未发生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疫情。
(张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