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为健康广州增添活力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联通255家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工信、公安、人社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
近年来,广州市逐步推行智慧医疗,不断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扩大卫生信息化的应用成效,建立了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了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广州医院就诊的患者,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正逐步提高。
在全国率先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家住广州市花都区的毕女士带着二宝,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看病。她按照之前在手机上预约的时间,不用排队准点就诊、看病,且不仅如此,连就诊后的付费她也直接在手机上操作。
“以前,患者看一次门诊一般要在医院停留6个小时,如今一般在1个小时内就可以解决。”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夏慧敏表示。
据了解,作为广州市医疗机构实行智慧医疗的先锋试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移动智能医疗平台”建设,积极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近年来,通过基于移动支付的新流程减少了患者在挂号取号、缴费等需要现场排队、造成等候时间长的环节。改革后,在医院业务高峰期,患者使用移动智慧医疗系统平均在院逗留时间为41.5分钟,比采用现场方式减少48.4分钟。而患者使用芝麻信用先诊疗后付费后,又可以进一步节省移动缴费所需的4.3分钟,患者就医时间比原来节省了60%。
除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外,目前广州市的各级医疗机构也在利用互联网科技等改善患者的就诊服务。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斌介绍,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建设了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平台纵向已联通全市11个区、7家省部属医院、全部市属医院、公卫机构及36家区属医院、1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255家机构,横向与市工信、公安、人社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了超过1550万份规范化实名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平台,实现了跨医疗机构间的电子健康档案调阅、健康服务“一卡通”、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
全市统一的集约式诊疗预约系统通过建立号源池,实现各各医院号源统一管理。目前已有包括省部属、驻穗部队、市属、区属大型医院在内的60家医院(全部三甲医院在内)接入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系统,实现了“在线预约、家中候诊、分时取号”的诊疗预约新模式。预约挂号系统总注册用户数已达230万人,总预约量超过960万人次。建设的诊疗费用支付系统完成了9家试点医院上线实施,总交易约6万笔,总交易额约1500万元。该系统为就诊居民提供包括自助设备、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等多种渠道统一便捷的自助支付服务,从而解决医疗缴费渠道单一、排队缴费时间长的问题。
建立全市卫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广州市近年来还建设了市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全市统一的区域影像和检验中心系统,进一步加快了智慧医院云医院建设,公卫业务系统向集成化整合化发展,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广州市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了全市卫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形成涵盖医疗质量、安全、服务、成本、绩效、疾病控制、计生服务、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综合统计分析专题的集成化、智能化分析决策支持平台。以动态指标为核心,通过移动APP方式实现对卫生管理科学化的技术支撑,可以实时查看医改监测情况,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及展示。
广州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各业务领域。国家统一部署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全市统一建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管理系统、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广州地区120实时指挥调度系统、采供血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运行稳定,为公共卫生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各公卫机构正在规划实施更多具有综合管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的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正由条块化向区域化发展。同时,计划免疫、血液管理、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信息逐步实现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已经在全市1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1个助产机构上线使用。
全市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正全面推进。荔湾、番禺、黄埔、花都、越秀、白云、南沙、增城等区建设完成全区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并与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原萝岗、从化、天河等区也已经陆续开展全区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处于分期建设的不同阶段或由试点到扩面过程中。番禺、荔湾、花都等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区,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试点建设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互联网健康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