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中山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
▲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健步走活动的队伍
不久前,在广东省公布的首批健康镇(县城)试点中,中山共有3个镇、4个村、6个社区入选上榜,包括小榄、古镇、坦洲,总量位居全省第五。能够从全省脱颖而出,在创建健康城市方面,这三个镇有何“秘诀”?
据介绍,健康城市的内涵比卫生城镇更加丰富,涵盖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5个方面。而3个入选试点的镇,均在这5个领域实现了比较均衡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则表现得较为突出。
如果说“可持续”是城市发展的底线,那“健康”对应的则是更高的城市发展目标。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山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就明确提出把“持续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健康城市”作为突出抓好的两条主线之一。
驱车驶入依山傍水的崖口村,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入眼帘。这得益于8小时保洁制度,就算是旅游旺季,这里的街道仍十分干净。坐在树下乘凉的老人们,近年来享受到的健康服务越来越多,村内的家庭医生已经签约444户,覆盖率近50%。
提升公卫服务 建设健康城镇
坦洲镇党委委员温晓虹表示,省级健康镇创建可以说是卫生镇的“升级版”。2003年5月坦洲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于2007年、2011年、2015年连续三次顺利通过创卫复审,全镇13个行政村均创建为广东省卫生村。
在健康镇创建过程中,坦洲的城乡环卫、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较突出。据温晓虹介绍,坦洲镇建有全市首个镇级Ⅱ级无害化垃圾填埋场、5个镇级密闭式垃圾中转站。
包括家庭医生在内的公共医疗服务,则是小榄和古镇的加分项。
古镇镇卫生计生局办公室主任欧志飞表示,古镇是中山市首批国家卫生镇,该镇把卫生工作放在重点民生工作之中,积极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2016年,古镇公共卫生工作考核成绩排在全市前列。
进一步加强健康镇创建工作的抓手,是大力推行“健康+”战略。欧志飞将其总结为四个方向:“健康+文化修身”“健康+医疗”“健康+休闲宜居”“健康+体育运动”。
在“健康+医疗”方面,据欧志飞介绍,古镇已经制定《古镇镇创建卫生强镇工作方案》,将对全镇医疗卫生方面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补缺提升。同时链接省城优质资源,开辟省级诊疗平台,古镇人民医院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签约结成合作医院,并与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武警医院等省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达成合作。
小榄镇近年来则积极实施全民合作医疗,增设城乡住院医疗保险,将家庭病床服务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实施居民门诊医疗保险制度。该镇还设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服务格局。
激发活力 创建城镇“健康细胞”
相对于镇区而言,村与社区可以说是健康城市创建的“细胞工程”,在创建工作中发挥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中山有4个村入选全省健康村试点,包括古镇镇的古二村、曹一村以及沙溪镇的龙瑞村与南朗镇的崖口村。
能够入选全省试点,首先得益于这4个村的基础。沙溪镇龙瑞村与南朗镇崖口村,曾经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村容村貌的整洁程度均位居全市前列。古二村、曹一村的健康服务做得较好,古二村曾经将村旧幼儿园改建成老人活动中心,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由于近年来前往崖口观光旅游的旅客越来越多,随意乱丢垃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崖口创新推出8小时保洁制度。“我们给保洁人员加了工资,并派专人每天进行监督,要求保洁人员必须维持所负责路段上午8时至下午5时的道路整洁。” 崖口村村委书记谭伟钦说,上述制度实施后,现在虽然游客越来越多,但整个崖口村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清洁卫生。
近年来,中山广泛为居民建立健康电子档案,但有许多村的进展并不理想。崖口村一开始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谭伟钦告诉记者,虽然建立电子档案可帮助家庭医生为村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因多种原因,这项工作一度停滞不前。经研究后,崖口村专门召开健康讲座,给参与者发放误工费。在讲座上,社区服务站的医生详实介绍建档的好处,现场与村民深入沟通。此后,崖口村的健康档案建档人数一下子从2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
制定目标 三年达到省级示范城市水平
中山市政府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9年健康城市建设全面达到省级示范城市水平,不少于1个镇达到省级健康镇建设示范镇水平,不少于3个村(社区)达到省级健康村(社区)建设示范点水平。
中山3镇4村6社区如何发挥出更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温晓虹表示,对照卫生强市、卫生强镇的核心指标,坦洲镇由于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全科医生数、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床位数等。
“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政策衔接不到位,造成部分工作只能停在概念,难以取得实质进展。如公立医院管理问题、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等。”温晓虹说,今年坦洲镇已经把健康坦洲建设作为全镇“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在镇财政预算中列出近2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卫生创强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作者单位:中山市卫生计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