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由原来的“一针”改为“两针” 这个房间有“魔力” 孩子手术不再“心惊惊” 支持医学专家“返乡”强基层 计划2020 年竣工投入使用 全面加快城市扩容提质 加强登革热疫点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促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开展整治“两非”专项督查行动 强化管理与宣传引导并重 新闻速览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这个房间有“魔力” 孩子手术不再“心惊惊”

胡琼珍 伍晓丹

▲患儿在医院儿童预麻间的黑板上绘画

4岁的浩浩(化名)再次踏入手术室,不同于去年进手术室前的哭闹不止,这次,他开心地牵着护士姐姐和医生叔叔的手,不慌不忙地在门口与妈妈挥手,神态轻松地走进手术室。这让此前担心浩浩不配合手术的妈妈松了一口气:“这个小房间,真有魔力啊。”浩浩妈妈说的“小房间”正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下称“珠江医院”)麻醉科为即将手术的孩子们特别设置的儿童预备麻醉间(下称“儿童预麻间”)。

宝贝进手术室不哭不闹了

浩浩今年4岁了,一年前因疝气来珠江医院实施手术。那时候,3岁的浩浩因很少离开妈妈,面对着一群陌生的医生护士,知道要打针的浩浩哭闹着怎么都不肯进手术室。“看着孩子哭,自己心里更难受了。”浩浩妈妈说,费了好大工夫,孩子总算被带了进去。

今年,因包皮过长,浩浩再次需要手术。回想上一年进手术室前的情景,浩浩妈妈记忆犹新。然而这次,浩浩妈妈发现不一样了,手术间外多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小房间。在这个房间里,有一面墙上是大大的黑板,一个比浩浩略大的孩子正在开心地画长颈鹿,浩浩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过去。“我也可以画画吗?”浩浩小声地问一旁的护士姐姐。“当然可以啊!”

望着和护士姐姐一起愉快地画画、全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麻醉和手术而恐惧的儿子,浩浩妈妈提起的心放下了一半。到时间打麻醉了,这一次,浩浩没哭也没闹。

这个房间有“魔力”

在这个“充满魔力”的小房间里,不仅有黑板可以画画,还有为小朋友们精心挑选的玩具,有电视可以看动画片,墙上还贴着各种可爱的贴纸。

“设置儿童预麻间,就是为了使小朋友们能在父母的陪伴下,放下戒备,减轻恐惧,更轻松地接受麻醉与手术。”麻醉科护士长周萍表示,以往,孩子们从病房来到这里,就需要立刻与父母分开,没有任何过渡地突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医务人员,自然很难接受。

有了儿童预麻间的这几个月来,完全不一样了。手术前不用立刻与父母分开,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玩游戏,可以看喜欢的动画片,还可以提前和医护叔叔阿姨培养感情。“变化特别大”,周萍表示,“以前孩子们通常是哭着挣扎着打完麻醉,现在能手牵手开心地走进去。”

“宝贝加油,妈妈为你骄傲”

在儿童预麻间里的黑板上,贴着多张写满祝福的小卡片。这是麻醉科护理团队特意为孩子们准备的“宝贝加油卡”。

“小男子汉,妈妈祝福你一切顺利。每一次经历都验证了你的成长,妈妈为你骄傲,永远爱你!”昕昕(化名)妈妈为宝贝写下祝福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加油鼓劲。“孩子毕竟是要进行手术,说不担心是假的,把祝福写下来,为宝宝加油,也能为自己舒缓一些压力,释放一些担忧。”昕昕妈妈说。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启和护理观念的转变,对麻醉科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为手术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整体化、个性化安全护理和人文关怀成为麻醉科护理工作的重点,而儿童预麻间的设置,正是护理组在该科主任徐世元等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推出的一项术前服务创新举措。

周萍表示:“如今的麻醉学提倡‘舒适医疗’的概念,目的就是让患者在接受诊治的过程中,没有痛苦和恐惧,而是感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这正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