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没有症状的高血压还吃不吃药? 小儿秋季腹泻又来 热播剧里的阿胶粥适合什么人吃? 银屑病秋冬护肤三部曲 教你如何“拥抱甜蜜”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教你如何“拥抱甜蜜”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 陈超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有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的建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一般是白糖(蔗糖)、红糖、糖浆等一些提炼出的精制糖,也称为“游离糖”。糖虽甜蜜,但从古至今,糖一直被描述成为“甜蜜的陷阱”,吃糖多了会引起龋齿、肥胖、糖尿病,近年来甚至有文章说糖吃多了会引起结肠癌、冠心病和痴呆等疾病。这样的说法正确吗?

糖支持着人体生命活动

糖在食品加工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知道吗?烤面包散发出的浓郁香味以及金黄诱人的外皮,是因为加热过后的糖出现了美拉德反应;软滑香甜的冰淇淋之所以在低温下不会结冰,是因为糖与清水混合物混合后具有抗结能力。更重要的是,糖也是人体热量最安全、最有效和最直接的能量来源,人体热量的50%以上是由碳水化合物,如糖来提供。大脑持续的氧化反应需要糖提供物质基础,低血糖将会导致大脑功能发生障碍。糖还有助于保护肝脏,维护肝脏解毒和正常代谢功能,糖还是机体物质的重要构成成分。

糖也是“甜蜜的负担”

“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摄入热量过多且缺乏对脂肪的消耗是造成肥胖的根本原因。糖可直接生成热量,减少脂肪消耗,而未及时消耗或储存的糖在人体内将直接转化成脂肪,是体重超重和过度肥胖的帮凶。肥胖不仅仅是当代人的梦魇,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其不能直接导致糖尿病,过量地摄入糖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众多研究表明,简单糖,尤其是果糖,更容易诱发体内低密度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高尿酸血症也与果糖摄入高有关联。瑞士专家们研究了1900~1968年食糖消耗量与心脏病的关系,发现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食糖的消耗量呈正相关。此外,似乎没有人想到吃糖会与脚气病有关,但“吃糖得脚气”并不是耸人听闻,不加节制的摄入糖会大量消耗体内维生素B1,严重的维生素B1不足将会导致神经炎,即脚气病。最新的研究还发现,过量糖的摄入会导致骨质疏松及某些癌症等。

糖作为一种“空卡路里”食物,除了甜蜜和热量之外一无所有。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游离糖”营养单一,在营养学上称为低营养密度食物,也俗称“空卡路里”食物,即只有提供热量的糖而没有其他营养素。尤其是儿童,吃糖或甜食若过多,会使正餐食量减少,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反而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发生营养不良。

掌握正确“吃糖”的方法

我们所购买的加工类食品中,基本都有糖。虽然有些人吃糖少,但是食物本身含糖太多。因此,要想控制糖的摄入,在获取甜蜜的同时,减少对身体的危害,我们不妨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要“少吃糖”。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正确对待甜食的习惯,有意识地在日常烹饪和饮品中尽量不放或少加糖,耐心培养一个低糖饮食习惯。甜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第一喜好的味觉。研究表明,糖类带来的味觉享受,一般只维持在30分钟左右,之后又会重新希望去吃甜食,进而造成不断想吃甜食的循环。味蕾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去慢慢适应没有甜味的食物,所以,有专家甚至认为,戒甜食同戒烟、戒酒一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恒心。

其次,要“多算账”。在如今“糖量爆炸”的时代,计算好自己每天的糖分摄入也是有必要的。生活中的太多食品含有糖,而且不少食品含糖量较高,一瓶汽水含糖量在20g左右,一块奶油点心的含糖量是30g,“烘培类”、“糊糊类”产品……无论是蛋糕、饼干还是其他甜点,含糖量都较高。想要每天控制进食 50g糖,不精打细算是很容易“爆表”的。

再次,要“会吃糖”。首先是要尽量避免在餐前和睡前吃糖,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在餐进食甜食会影响儿童正餐食欲,而在睡前给儿童进食甜食,可能会导致龋齿的发生。在摄入糖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少食物中的脂肪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腊肠、含有可可油的饼干等加工食品。多吃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限量饮酒,坚持适量锻炼,尽量减少过多摄入糖对血脂和尿酸的影响。吃完糖后,应用白开水漱口,把口腔的含糖量降到最低限度。另外,还要注意坚持吃早餐。如果不吃早餐而去找零食和甜点充饥,会导致肥胖风险高出4.5倍。

最后,要“会看糖”。要学会查看食品标签。营养标签上一般是对单位重量的食品营养含量进行标注,如“每100克”,有时也以“每支”、“每份”作为单位标注,此时要看清单位重量的具体数值。需要注意的是,“一份”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是相对于整袋零食而言的,不要“小看”这些标注,当我们吃下一整袋零食,所摄入的热量将是营养标签上的几倍。

(通讯员 刘文琴 钟月秋 陈嘉雯)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