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慢性咽炎说不出来的痛 初秋养“心”正当时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哪些乳腺癌卵巢癌高危人群要做BRCA基因检测? 八症状识别老年性痴呆 伤孩子耳朵的行为 你做了几个?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慢性咽炎说不出来的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马晋平 张天豪

你是否有长期喉咙痛的症状?你是否有喉头发红的症状?你是否有吞咽困难的症状?这些可能是慢性咽炎。老百姓有 “十人九咽炎”的说法,可见慢性咽喉炎的发病普遍。现代生活节奏日愈紧张,伴随气候的变化、空气质量变差、烟酒刺激增多、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粉尘、有害气体弥散等,很多朋友常常感觉到嗓子不舒服。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病程相对较长,症状也较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慢性咽炎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恶心、频繁吞口水,感觉有痰且不易咳出者常表现为习惯性的干咳及清嗓子或咳痰动作,若用力咳嗽或清嗓子可引起咽部黏膜出血,造成痰中带血。慢性咽炎虽然看似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影响到我们日常长期生活的质量。嗓子不舒服,也会影响到我们平时口语表达的效果,成为说不出来的“痛”。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得慢性咽炎呢?

自查慢性咽炎

首先,找个光线良好的位置,对着镜子,尽量张大嘴巴,向外伸舌头并尽量压低,然后开始查看自己的咽喉部(如果有家人或者朋友在旁边辅助查看更好)。如果你看到咽黏膜呈暗红色伴随小血管曲张,表面有少量黏稠的分泌物覆盖,则可能为慢性单纯性咽炎;如果看见咽后壁有多个颗粒状小状滤泡突起来,周围伴随小血管扩张,有时会融合在一起,形成囊状的白点,破溃后可见黄白色渗出物,则可能为慢性肥厚性咽炎;如果发现咽部附着有干痂,且伴有口臭,可以见到咽黏膜比较干燥甚至呈鱼鳞状、发亮的话,严重时还伴有耳鸣、听力减退,则可能为慢性萎缩性咽炎或慢性干燥性咽炎,若炎症蔓延到喉部,可导致声音嘶哑。

上面提及的症状往往又会在用嗓过度、气候突变、环境温度变化时加重,这就明显警示是慢性咽炎的可能了,需要到耳鼻喉科接受更进一步的专科检查及治疗。

慢性咽炎的原因

各型慢性咽炎症状大致相似且多种多样,如咽部感觉有痰又咳不出来、咽痒、咽部烧灼感、有时还会微微疼痛。生活中,引起慢性咽炎的原因非常多。

★咽喉部或邻近部位本身有炎症

其实生活里,我们的呼吸道如鼻腔、鼻窦、鼻咽,大部分人经过生长发育期身体内生理结构基本定型后,都不会完完全全地长得跟医学教科书上的解剖图画那样规规整整,多少有点“歪”,只是说这个“歪”的程度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比如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打鼻鼾或鼻子里长东西引起气道狭窄等情况,由于它们会影响鼻腔通气,造成我们鼻子呼吸不通畅,替代性地不自觉长期张口呼吸,引起咽部黏膜长期过于干燥而导致慢性咽炎。

另外,慢性扁桃体炎可直接蔓延至咽后壁而引起慢性咽炎;口腔里的某些炎症如龋齿、牙龈炎、长智齿化脓了,这些咽喉部邻近地方的炎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一旦炎症扩散也会导致慢性咽炎。

★环境变化影响巨大

对于容易“过敏”或者亚健康体质的人而言,身体是很“脆弱”的,一旦周围环境温度、湿度骤变,或空气质量差、进食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还有粉尘、有害气体及有害射线辐射,就容易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靠嗓子的职业

长期过度使用嗓子,如教师、歌手、主持人等职业工作人员,患慢性咽炎的概率往往比较高。

★全身性疾病

慢性咽炎看似是咽部的问题,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咽部。如贫血,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等,亦可引起慢性咽炎的发生。此外,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紊乱也与萎缩性咽炎有关。

慢性咽炎的调养和改善

戒辛辣,多滋补

由于经常感觉到喉干,建议多吃一些滋补的食物,如橘子、甘蔗、雪梨、苹果等,或多喝水及清凉饮料,但注意不要喝太甜或者太浓的饮料。戒酒、姜、椒、芥、蒜及其他辛辣食品。

巧按摩缓解疼痛

首先用手找到自己的“喉结”(女生的话就找到自己脖子前面正中线上最突出的部位)所在,轻吞口水,看看这个部位是不是随着吞口水的动作会升降,如果是,恭喜你找对位置了;然后,用一只手的大拇指顺着“喉结”水平方向滑动至我们的胸锁乳突肌上,用指腹轻轻按揉胸锁乳突肌5~7分钟。平时只要感觉到咽喉部疼痛都可以尝试利用这个小方法来按摩,从而缓解我们的咽痛。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习惯

维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清晨、饭后及睡觉前要漱口、刷牙,维持洁净的口腔环境。避免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性食物等对咽黏膜不利的刺激因素。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整体免疫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局部相关疾病,如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鼾症等阻塞性疾病;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炎症;胃食管反流。

(通讯员 杨光谱)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