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牙迟不仅仅是缺钙
案例:玲玲11个月大了,乳牙迟迟都不冒出来。看着其他同龄的孩子都长几颗牙齿了,妈妈那真叫一个着急:“怎么到现在还不长牙呢?是不是缺钙了呢?要不要补钙?”经过检查,医生解释,因为玲玲还没长牙,家长一直都喂稀软的糊状食物,缺乏咀嚼的锻炼,所以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她的出牙。
通常孩子在4~10个月左右就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了,如果到了八九个月还没长牙,一些家长就开始着急了,不是抱着孩子到医院求助,就是擅自给孩子吃钙片或鱼肝油。父母的这种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迟迟不长牙,就一定是缺钙了吗?
其实,除了极少数先天性无牙的孩子,绝大多数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颌骨中已经有骨化的乳牙牙胚了,只是还没有冒出来,我们只能看见孩子的上下颌被红色龈垫覆盖着。第一颗乳牙什么时候长出来,是有个体差异的,出牙早的在出生后4个月就开始长牙了,出牙晚的也有等到10个月或者1岁,甚至1岁后才萌牙的。两岁半至三岁左右的年龄,多数孩子都可以长齐20颗乳牙了。先天性无牙是极其罕见的,一般认为,超过12个月乳牙仍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遗传因素
出牙的早晚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小时候出牙比较晚的,他们的孩子出牙的时间也会相对比较晚一些。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在出牙的时间上也是会有所差别的,男孩长牙的时间一般比女孩会稍晚一些。
营养因素
健康的牙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等营养素密切相关。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可造成牙齿萌出时间延迟,充足的钙磷氟有助于孩子牙齿的钙化,充足的维生素不仅满足孩子全身发育的所需,对牙齿的发育也极为重要。当孩子饮食不均衡,体内缺少这些营养素时,也可造成孩子出牙较晚。
添加辅食因素
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孩子还太小,不会吞咽,不敢开始尝试给孩子添加糊状的食物,殊不知,这样有可能会使得牙龈缺乏有效的刺激而最终影响到孩子牙齿的萌出。当孩子长到4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应该要开始给孩子添加泥糊了,首选的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后期可以添加土豆泥、蛋花泥、苹果泥等。当孩子长到6~7个月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功能已慢慢趋于完善,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孩子一些饼干等食物,刚开始孩子可能只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软后再咽下去,慢慢地,他就会学着用牙龈磨碎食物,尝试着咀嚼,咀嚼动作都是有利于乳牙萌出的,通过咀嚼,孩子的颌骨和牙床可以得到更好的发育,这样就有利于牙齿正常萌出并排列整齐。
疾病因素
当孩子患有佝偻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也可造成其迟迟不出牙。因此,如果孩子超过1周岁还没萌出第一颗牙齿时,也需要考虑是否为疾病所致,但需要交给专业的医生去判断。
总之,造成孩子出牙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在见到孩子迟迟不出牙时,不能凭感觉就认为是缺钙而擅自给孩子补钙或吃鱼肝油,而是建议交给专业的医生去判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纠正,以真正达到改善出牙的目的。
(通讯员 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