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医疗剧的那些“病”
很多与健康、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关的社会热点被搬上电视屏幕。一批以医院为背景,反映医务人员生活和患者喜怒哀乐,以及医患关系的医疗电视剧,如《医者仁心》、《心术》、《On Call 36小时》相继热播。然而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降低了作品的艺术质量,削弱了观众对作品的认同感,使得作品的审美、寓教于乐等功能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对观众产生误导。
医疗题材电视剧中,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甚至没有无菌意识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在进行无菌操作(打针、换药)时不戴帽子、口罩(可能是导演担心观众看不到演员的脸);手术前不按规定的步骤洗手;特别是有的医务人员几乎不论何时何地都穿着工作服(如在食堂吃饭时,在休息室休息时,在行政办公室时),不怕工作服污染环境、食物和他人。
我们常看到,剧中患者病情突变时医生一上来就看瞳孔或做心肺复苏术。其实患者出现抽搐时,小儿最常见的是高热抽搐,成人最常见的是癫痫发作,以及脑血管疾病(如颅脑外伤所致的脑疝形成等),这时应立即下口头医嘱让护士马上注射镇静剂制止抽搐。看瞳孔一般是在意识不清、昏迷等情况下才采取的措施。心肺复苏术则是在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采取的急救措施。而剧中患者一出现这种情况,医生一概不检查有无心跳、呼吸停止,就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在现实中不但草率,而且危险,如果患者没有临床死亡,按压反而影响正常的心跳、呼吸,危及生命。
现实中的医院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一闹,医院多数会赔钱,以便不让事情闹大,减少负面影响。于是编剧、导演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如《心术》中设计一个“好”患者家属月金的爹和平离开,以表示理解医务人员已经尽力和医学并非万能。有的剧集则反其道而行之,让医疗纠纷升级,甚至大打出手,争夺观众眼球。其实医疗纠纷有三种处理方法: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面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近年还有第四种方法,就是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起申诉和仲裁。剧情的走向有多种可能性,但如果走法律法规途径则更真实,而且这样发展,也可设计协商解决时的斤斤计较、卫生主管部门调解时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以及上法庭时唇枪舌剑等情景,为故事情节的下一步发展作铺垫。
纵观新世纪以来的医疗题材电视剧,从不涉及医疗卫生历史,尽量避免医疗技术,不反映重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件;也不反映长期困扰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的“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以及医改特别是新一轮医改进程,更不用说表现医疗卫生系统高层在党和国家领导下捍卫我国医疗卫生安全以及为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所做的种种努力。内容单调、思想肤浅,使部分医疗剧无异于一般的青春剧、爱情剧。当然,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尤其是一部通俗性质的电视剧,我们不能对它要求过高,有一定的思想和艺术性就行,青春剧、爱情剧等也是观众所需要的。但笔者认为,作为一部在主流媒体播出的医疗题材电视剧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应该在给观众提供审美体验的同时,普及医学知识、宣传医疗卫生法规、反映医改进程以及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所做的种种努力,凸显医学人文,在医疗伦理和人文伦理方面有所表达和追求。
笔者试开出治疗以上“弊端”的处方——就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编剧、导演、演员深入医院第一线体验生活;拍摄时编导主动向医务人员学习,请相关专家做顾问,把好剧中医疗关,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医疗题材电视剧。
(作者单位:连州市北湖医院)
栏目: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