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纳入今年重点工作
总理细数百姓健康“ 红包”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纳入2017年重点工作。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用377个字描述了如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及城乡居民医保、医保信息联网、大病保险、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医患关系、全面两孩、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词。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卫生计生行业和老百姓的健康生活有哪些影响?解读如下。
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
【解读】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随后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曾指出,要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契机,在新的起点上把握战略机遇,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她表示,全民医保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之一。要把覆盖13亿多人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织得更密实、更牢靠,就要互助共济、保障基本、兜住底线、满足多样、有效衔接,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巩固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推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解读】随着候鸟式老年生活现象增多,对于那些离开医保所属地、在异地与子女生活的老年人来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部分内容是利好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在日前表示,今年上半年,要实现退休异地安置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今年底,有望完成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实现全国医保联网、解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要求。
据介绍,人社部建设的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于去年年底已上线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有15个省接入该系统,开始试点异地就医结算。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就近就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解读】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地区、城乡分布严重不平衡。据调查,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城市卫生资源中的80%集中在大医院,基层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远低于三级医院。尽快扭转错配的医疗供给格局,推动医联体建设是一个现实选择。今年1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医联体为载体推进分级诊疗建设。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因地制宜推广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向下转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
医联体只有充分照顾到各方利益,其内部成员的力量才能拧成一股绳。要促成医联体试点平稳推进,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为试点探索“开绿灯”,以及完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从根本上“疏通”医患矛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解读】2014年,《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出台,明确六类涉医违法犯罪的定罪量刑依据;2015年全国人大将涉医违法犯罪纳入《刑法修正案(九)》,为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和“医闹”行动提供有力法律保障。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从7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1年的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要求加大对涉医犯罪的打击力度。最高检有关负责人强调,暴力伤医案件一律列为重大敏感案件。
处置涉医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形成法治化、常态化机制。下一步急需做的是,将近年来实践形成的“三调解一保险”、“涉医问题抓早抓小”等一整套管理举措形成法律法规,并同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优化就医流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疏通”医患矛盾。
从制度上构筑母婴安全保障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生育医疗保健服务。
【解读】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根据测算,2017年~2020年,每年高龄孕产妇预计达到300万人以上,约是往年的1.3倍。急需加强孕产妇管理救治,强化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完善协调保障机制,从制度上构筑母婴安全保障体系。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在相关会议中提到,2017年年底前,省级要建立若干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县两级均要建立至少1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1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紧缺人才激励机制,多措并举做好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建立妇幼健康服务监测预警机制。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把孕产妇管理服务作为未来几年的重点督查任务。
全面两孩要顺利落地,卫生人力资源的保障必不可少。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要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培养,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
有法可依提升中医药发展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解读】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中医药法》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家表示,有法可依才能持续稳定地促进中医药发展。中医最大的生存危机就是缺乏法律保障。
《中医药法》的问世既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又是对中医药发展的监管和规范。目前,我国中医药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比如,中医药服务资源布局、结构仍需加快调整,中医药人才队伍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不足等。在法典的保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中医药事业必将不断完善。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