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信息化助力改善医疗服务
“指尖上的医疗”让就医便利
广州讯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市妇儿中心”)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在追求患者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道路上孜孜前行。
该中心于2012年以高分通过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I)评审,成为华南地区第一家通过JCI认证、与国际医疗服务标准接轨的公立医院。2015年在全省率先推行“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制度,去年又率先与支付宝合作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减少了患者的候诊、排队缴费的时间。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用药、输血等十九个主要的医疗流程闭环管理,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善了医疗服务。去年10月,该中心通过HIMSS住院和门诊EMRAM7级评审,成为全国第四家、华南第一家通过该评审的医院。
“互联网+”让患者就医不再排长龙
“以前,在挂号处、缴费处常年都要排长龙,经常要半夜三更去医院排队,还要等很久才看上病。”市民张女士生孩子以及孩子看病都选择到广州市妇儿中心,对医院两年多以来的变化感受颇深,“2015年医院实行门诊全预约挂号,就医更方便,和以前比节省了至少一个多小时。2016年2月推出的芝麻信用先诊疗后付费,在医院安心看病,回家后银联自动支付。一切变得太方便了!”
为了优化患者就医流程,解决“挂号、候诊、收费耗时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广州市妇儿中心通过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群众就诊体验。2015年5月起,全面实施实名预约挂号及就诊,采取建立统一号池管理、限制挂号次数、建立黑名单制度等监控措施,有效管控就诊秩序、打击黄牛党。同年10月起,在全省率先推出“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制度,患者可以采取电话、网站、微信、支付宝、自助及诊间等多途径实施预约挂号。如今,非急诊预约率达到93.3%以上。
针对收费耗时的问题,广州市妇儿中心于2015年起推行微信、支付宝、银联医程通、自助机等多途径自助缴费方式,缓解了排队缴费时间。去年2月,在全国首开先河,与支付宝合作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同年7月,该中心作为广东省内首批医保线上支付服务试点,切实缩短医保病人排队时间。
此外,广州市妇儿中心还通过医患互动,提升就诊体验。成立疑难病会诊中心,由门诊医生或客服中心发起申请,通过电脑及手机APP登终端发起和组织多学科会诊。实现产科门诊孕妇信息自动采集:孕妇通过扫描诊疗卡条码识别身份,自行测量关键生理指标后,由系统自动推送到医生工作站和孕妇手机端;孕妇通过可穿戴设备自动采集胎监仪数据——通过租赁在家里可以进行自动采集,与中心信息系统实时连接,以便医生及时掌控。该中心门诊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挂号、缴费、报告查询、就医反馈、医保结算等服务功能。住院患者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医患协同平台等多种系统实现在线住院押金支付,在线查询知情同意书、入院和手术及出院相关的健康宣教资料、住院费用和检验检查结果。
信息化闭环管理让医疗服务更安全高效
在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门诊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广州市妇儿中心通过制定医院诊疗流程,采用医院运营决策(BI)系统等措施规范管理行为,强化医疗安全与质量,不断精进医院管理、服务水平。
该中心在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方面,编辑出版《医院精细化管理》丛书和《儿内科疾病诊疗流程》、《儿外科疾病诊疗流程》、《妇产科疾病诊疗流程》、《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诊疗路径》,给医院管理及诊疗工作拟定了基本准则。2012年起,该中心全面管控抗菌药物的使用和门诊补液。目前,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4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1.47%,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24.54%,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9.5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1.834DDD;门诊补液占比从2014年的10.79%下降到2016年的1.54%。
该中心采取信息化手段助推医院管理、持续改进医疗服务。2011年起,该中心开展电子临床路径,目前纳入管理病种98种,设置临床路径121个,其中二级临床路径28个,覆盖全院95%的临床科室,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发现特殊情况的患者。2016年入径率达85.97%,完成率达87.21%,平均住院日由2013年的6.2天逐步缩短至2016年的5.4天。此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该中心对用药、输血、手术交接、检验、病理、母乳等十九个主要的医疗流程实施了闭环管理。
该中心还建立临床数据中心,通过BI系统对医疗质量、医院运营等关键医疗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日、周、月、季、年同比、环比及各种数据分析;与电子病历系统对接,设置预警提醒,实现追溯至个体的医务人员及单个病历功能。通过建立MDT多学科协作诊疗平台,实现远程异地专家之间语音、文字和视频一体化会诊、协作及沟通。同时,推行移动护理,实现护理表单无纸化,提高了患者安全及工作效率。
(周密 易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