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展春季爱国卫生清洁整治专项活动 段宇飞强调
发挥爱卫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基础作用
本委讯 近日,省爱卫会部署在全省范围开展以“清洁卫生齐动手,预防疾病保健康”为主题的春季爱国卫生清洁整治专项活动。据悉,本次活动旨在及早做好H7N9、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保障公众健康,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省统一行动的时间为2017年2月27日至3月5日。
活动期间,省、市、县(区)、镇(街道)、村统一行动,各级领导做好示范带动作用,发动群众以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贸市场为重点,清积水灭蚊虫,对房前屋后、天台楼顶积水容器翻盆倒罐,清理绿化带、建筑工地积水,对活禽档口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的以消灭病媒孳生地和活禽市场清洗消毒为突出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热潮,动员全社会未雨绸缪,及早做好H7N9和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强调,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新时期我省的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仍然是动员广大群众,大搞清洁卫生,除“四害”,减少疾病传播,保障群众健康,爱国卫生运动在传染病防控中依然发挥着基础性、统筹性作用。他说,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中,近三分之一可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我们常讲的“四害”,即苍蝇、蚊子、老鼠和蟑螂,都属于病媒生物。广东气候温湿,为病媒生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加上交通和物流的便捷,一些传染病更容易在我省传播,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多年来,我省各级爱国卫生工作机构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各有关部门,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做好病媒生物监测,灭蚊虫、除“四害”,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改善群众生活习惯,动员社会力量优化人居环境,将疾病阻断于侵袭人类之前。我省65周年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各级政府的卫生城市、卫生村镇创建工作,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多年的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病媒生物密度稳定在一定水平,对重大传染病防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传染病防制。
段宇飞指出,广东温湿的气候很适宜病媒生物生长繁殖,是传染病疫情易发、多发省份,也是我国新发传染病的重点地区。统计显示,SARS以后,全国至少一半以上的新发传染病首先在广东被监测发现和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广东将长期面临着防控本地传染病高发和新发传染病输入的双重压力。本次开展全省统一行动,有两个非常突出的重点。第一个是“做好活禽市场清洗消毒,预防H7N9”。我省多年防控实践表明,推动活禽市场实行“1110”制度”,落实“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当日活禽零存栏”可有效降低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大幅度降低H7N9疫情。第二个是“清除蚊媒孳生地,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寨卡病毒病”。
据省疾控中心主任张永慧介绍,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都是通过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皮肤而传播疾病,预防这些疾病,最根本措施就是防蚊灭蚊。叮咬人的雌蚊,一旦吸饱了血,休息后可产卵。这些卵可以在无水情况下存活达一年之久。在少量死水的环境下,这些卵就可发育成幼虫和成蚊。而房屋内或房屋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都可能成为这些蚊子繁衍后代的良好孳生地。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就是要赶在气温回暖蚊虫活跃之前,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和庭院积水,彻底铲除蚊虫的孳生环境,让蚊虫没有安家的机会。
(王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