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高新区推行“医养结合”服务辖区老人
家庭病床进社区 居家养老新生活
珠海讯 “阿婆,你今天血压有点儿高哦,有没有按时吃药?”“婆婆,你跟我来做一下心电图吧”……珠海市高新区会同社区卫生站护士李春柳一边热情招呼着进门的居民,一边耐心地为在体检一体机旁坐下来的居民量血压,叮嘱他们要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除了每天给社区的居民问诊、答疑、理疗、开药,该卫生站的工作人员还到社区居民家中进行随访。
从去年开始,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珠海市高新区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上演着。据了解,高新区下辖16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1.2万人,60岁以上老人约6500人。作为珠海市唯一的“国家老龄健康能力”试点单位,高新区在不断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基础上,率先创新探索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以造福辖区老年人。如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
医护上门服务 居家养老无忧
会同社区卫生站站长杨丽勇告诉记者,社区卫生站占地200多平方米,约为1100名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其中,500多名户籍居民中已有80%与由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和社区护师组成的“三师”家庭服务团队签约。卫生站为签约居民每年提供1次体检,4次上门随诊的服务,为他们做好健康管理。
“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还建立了家庭病床,每周两次上门为家庭病床的病人提供医护服务,指导病人用药以及指导家属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杨丽勇说,自今年4月建立家庭病床起,社区居民甘顺明就被社区卫生站定期接来做电疗和按摩。甘顺明去年12月因脑梗左半身偏瘫,经过社区卫生站的治疗,现在不但左手可以伸开,而且还能自己拄着单拐来到卫生站进行治疗。
高新区卫生计生局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以开设家庭病床为主要依托,联合区民政部门,对其指定的残疾人、植物人、康复病人等困难家庭,配备专业的家庭医生团队,为这些困难家庭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今年专门制定的“健康高新”惠民行动《珠海高新区家庭病床服务救助行动方案》,将辖区内困难家庭中行动不便且符合建立家庭病床条件的共163位老人和残疾人,全部纳入家庭病床服务救助对象,按照每人每年7000元的标准,由区管委会投入约114万元,根据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身体评估、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家庭护理、康复训练、检查检验等6大免费上门服务项目。从用药指导、换药、褥疮护理、康复治疗、训练及生活能力训练等基本医疗服务内容,到注重情感保障的心理健康辅导、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培训等精神文化服务内容,有机地将“医”“养”结合起来。
此外,对于签约家庭医生式团队服务的居民,高新区引导居民安装“社区580 ”健康管理手机APP,直接问诊专属的家庭医生,享受预约、慢性病随访管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信息推送等一系列免费服务,同时还能享受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陪护就医等“个性化”上门服务,实现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
就医养老娱乐家门口搞定
“会同社区已经有70%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杨丽勇介绍说,居民郑亚凤3年前就发现患了糖尿病,但一直以“要打工赚钱,没时间去医院”为由,拖着不治疗。今年家门口建起了社区卫生站,郑亚凤终于到卫生站来看病了。会同社区卫生站医生罗来林指指诊室墙上挂着的全科医生诊疗仪,“这个不仅可以进行基础化验,还可以验血糖、血氧和尿酸,我们帮郑阿姨测了血糖,为她建了病历和健康档案,帮她进行正规治疗。”他说,化验结果都会自动记入病历和健康档案,方便进行健康管理。
“刚才来做理疗的甘阿婆经常腿痛,每两三天就会来做一次红外线理疗”,杨丽勇说,“我们这里还可以做中频治疗、拔火罐等中医治疗。老年人病痛多,重阳节的时候我们给老人都发了体验卡,他们都可以免费来做理疗。”
据介绍,高新区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与民政部门在社区各服务点整合在一起,让社区老人在享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活动的同时,得到医疗护理和慢病管理、康复理疗等服务。
去年,高新区先选定金鼎片区的官塘社区作为该项目的试点之一,投入十万余元在社区老人院旁设立了官塘社区“老龄健康馆”,设有专家坐诊、康复保健、中医理疗三个功能区。目前,拟将官塘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文化活动中心整体搬到“老龄健康馆”隔壁,形成集医疗、养老和文化为一体的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按照该模式,今年高新区投入600多万元,先后在唐家、唐乐和那洲、鸡山、会同、银星等社区,建设了集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人健身中心、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场地,配备康复跑步机、康复轮椅、残疾人便器、康复拐杖,以及有线网络电视、台球桌、老人娱乐棋牌等,为社区老人提供集生活照料、保健休闲、康复护理于一体的医养服务,实现“白天入园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居家养老新生活。
(珠海高新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