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新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两库”融合
健康档案管理为基本公卫助力
佛山讯 佛山市南海区的新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与完善,于今年9月初正式上线运行。新系统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实现数据的统一、鲜活和共享,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做到健康管理的精准化。新系统上线后,南海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群数量比旧系统增加了50%,现已录入档案355.22万份。新系统大幅提高了常住人口的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实现了对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管理人群的主动和跟踪服务。
据介绍,该系统以全员人口基础数据为根目录,直接为全区常住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基础信息卡,大幅提高了常住人口的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为准确评估医疗服务绩效提供了基础数据,将有力地提高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该系统利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家庭关系功能,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依托全员系统人员定位信息,准确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应用全员人口系统的人员流动轨迹管理功能,实现了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孕产妇等重点管理人群的主动和跟踪服务。
为让工作人员更快熟悉和掌握该系统,南海区日前通过举办8期专题培训班,对全区所有在镇、村两级从事人口信息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新系统操作技能培训。南海区从事基层妇幼工作的人员表示,新系统不仅让群众受益,而且对提升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水平也大有裨益。应用新系统后,服务项目和工作量的匹配更加准确,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的分配也更加合理,调动了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推动各镇(街)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
南海区自2014年1月被列入省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以来,在重点抓好全员人口数据质量管理的同时,深化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应用,与企业合作研发新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打造了具有“两库”(全员人口数据库与健康档案数据库)融合、共享共建特征的南海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下一步,该区将在“两库”融合的基础上,建设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一步探索实现与各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建成“三库”融合的人口健康大数据仓库。
据悉,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公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目标的重要依托。
(游庆慧)
栏目: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