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32年助20万白内障盲人复明 广东医生创造波密县医院多项“第一” 捐献眼角膜助他人重获光明 应对计生政策衔接“真空期” 强宣教破解计生征费“执行难” 排查人口信息错重数据126条 住院医疗减免政策惠及1420人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 罗坑村一青年因病离世

捐献眼角膜助他人重获光明

雷海泉 夏婧怡

还有一个月,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罗坑村的阿瑞就满20岁,但他等不来这个日子。7月2日20时许,在家人的陪伴下,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4年的阿瑞在家中离世。按照阿瑞和家人的意愿,离世后,阿瑞捐出了他的一双眼角膜。移植手术已于近日开展,他的眼角膜已帮助一名患者重获光明。

6岁被确诊患上肌肉萎缩症

阿瑞的家在增城区小楼镇罗坑村,家庭并不富裕。2002年,6岁的阿瑞开始表现得与其他孩子有点“不一样”。“不太活泼,走起路来经常摔倒,后来需要别人扶着才能走路。”阿瑞的父亲张彩华说,后来经广州儿童医院确诊,阿瑞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俗称“肌肉萎缩症”。这是一种遗传性骨骼肌变性疾病,病理上以骨骼肌纤维变性、坏死为主要特点。患者一般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肌肉萎缩和肌无力,并最终累及器官和神经系统。目前,该病在医学界没有治愈方法,患者多于4~5岁发病,20岁左右死亡。

“当时医生就说这病没法根治,只能延缓。”张彩华说。在随后的14年里,张彩华几乎放下了手头的所有工作,担负起照顾儿子生活的责任,家中费用主要靠农作物收入和妻子外出打零工支撑。

在父亲陪伴下坚持读完高二

尽管身患绝症,但阿瑞没有放弃学业。2011年,阿瑞考上派潭中学,由于距离家较远,他选择寄宿在学校。为了照顾儿子,张彩华也来到派潭。考虑到阿瑞的情况,学校把阿瑞安排到一楼的班级上课,还专门为张彩华安排了一间房间,方便他照顾阿瑞的日常起居。

“他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也爱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升高中时,他的成绩排在全校毕业生的前20名。如果没有得这个病,他现在可能已经是一个准大三学生了。”张彩华说。

已有一人接受移植重获光明

2013年,高二学年结束后,由于身体原因,阿瑞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家休养。

回家后,阿瑞的情况日渐恶化。眼看着儿子受病痛的折磨,张彩华和家人们一筹莫展。在儿子生命进入倒计时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彩华看到电视里一则关于器官捐献的公益广告。受此启发,张彩华提出在儿子离世后捐出儿子眼角膜的建议。“人死后火化了也就没了,把还有用的器官捐出去可以帮别人。这么多年的困难让我们一家对别人的难处深有感受。这也是阿瑞生命的延续,是我们对社会这十几年资助表达的感谢。”张彩华说。

刚开始时,妻子和其他家人对张彩华的这个提议都感到惊讶,后来才慢慢接受了。今年6月,通过增城红十字会的牵线,张彩华联系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商议儿子的器官捐赠事宜,并最终达成捐赠协议。7月2日晚,阿瑞离世。当晚,张彩华在捐赠协议书上签字,眼角膜摘取手术也在当晚完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移植手术能尽快进行,尽快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也希望通过受捐人的眼睛,代我的儿子继续看世界。”张彩华说。

张彩华的愿望已于近日实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生曾锦荣告诉记者,目前,阿瑞捐献的眼角膜已找到两名需求患者,其中一名患者已接受移植手术,使用了阿瑞捐献的一个眼角膜。

增城红十字会专职干部陈青梅说,阿瑞的眼角膜捐献是增城红十字会接到的首例眼角膜捐献案例。目前,器官捐赠在国内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就增城而言,近年来也有多起器官捐赠案例,如去年6月,60多岁的杨朝富、李春花夫妇成为了增城首例成功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器官捐赠工作仍遇到一定的阻碍。对于阿瑞一家的决定,她十分敬佩。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卫生计生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