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石井街社卫中心开展“健康自我管理”提高基本公卫服务可及性
居民成为自我健康“保护神”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15.2万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该社卫中心以开展“健康自我管理”工作为手段,有效管理辖区内慢性病人,其中重性精神病640人、糖尿病1446人、高血压4332人以及老年人5769人,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该社卫中心负责人介绍,“健康自我管理”是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健康自我管理是一项简单易行、效果明确的干预措施,无需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能够在大部分人身上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搭建了医患间之间、病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平台。在目前医疗资源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开展“健康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依托网格化团队,走进社区主动开展工作
该社卫中心共组建了8支网格化团队,成立了网格化团队管理办公室。按照“人员固定、设备固定、车辆固定、时间固定和地点固定”的原则,重心下沉、服务前移,深入社区开展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和沟通,现在辖区内的18个居委都能提供一个固定的室内场所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广州市规定的12大公共卫生服务包项目中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网格服务点完成,工作方式和效率得到了居委会和村民的欢迎。
满足群众需求,开展健康自我管理教育
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能力。该社卫中心除了选派健教专业人员参加市级培训外,中心内部也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模拟课堂等方式,鼓励大家都走上讲台,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人人争当健康知识宣教员。通过演讲比赛层层选拔,委派人员代表中心参加区疾控中心组织的“2015年白云区健康教育好讲师”比赛,也获得了比较好的名次。
贴心服务,提升居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该社卫中心对每期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首场活动,都派出15名网格化团队成员采用“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对每位学员居民进行健康自我管理状况调查和体检。由于服务到位,安排紧凑,整个课程期间少有请假情况,到课率为93%。课后除了按照上级要求完成资料收集、上传等规定动作外,还定期召开科室会议,各网格小组交流授课心得,提醒注意事项,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通过学习,学员们在健康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三个月后进行追踪随访,学员能够由自行间断买药服用变成遵医嘱规律服药;大部分小组成员的血压、血糖值控制率明显提高:学员们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学会了管理自身的健康问题,改变其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为增加参与感,该社卫中心对每期完成活动的学员颁发“毕业证”;将热衷于公益事业、且表达能力较强的学员聘请为“自我管理活动讲师”,颁发聘书,并在其他班级上参与授课,分享经验。截至目前,共颁发“毕业证”149份,从学员中聘请讲师2名。
该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2015年6月,在该社卫中心举办“白云区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经验交流会”;8月受广州市健教所委托,与肇庆市健康教育专家进行了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