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要闻 全省家庭发展“十佳”创新项目出炉 做好服务做好表率强能树威 积极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 我省启动首批EV71疫苗接种 我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病例14例 加快提升卫生计生整体服务水平 中央和省主流媒体采访中山“无医闹” 为预防接种对象搭建有效免疫屏障 省口腔医院派出三名专家赴南太平洋岛国参加援外医疗 广州市设立医警联席会议制度 茂名市健康知识讲座开讲

当前版:第1版:要闻
PDF原版下载
要闻
01

全省中医“治未病”工作现场会在中山召开 段宇飞出席并讲话

积极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

本委讯 8月12日,全省中医“治未病”工作现场会在中山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全省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以来的工作成效与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医“治未病”服务向纵深发展。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出席并作讲话,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作工作报告,中山市副市长杨文龙出席并致辞。

段宇飞指出,2006年,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10年间我省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广东持续深化改革,中医药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坚持协同推进,带动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持续实施创新驱动,中医药传承创新进一步加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医药对外影响力持续提升;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中医药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全省共有62个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得到基建类立项(改造、扩建和新建),建设规模达78.7万平方米,各级中医机构的业务用房及设备装备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中医类医院数由2006年的146家增加到2015年的163家,增长了13%;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13万张增加到4.54万张,增长了113.1%。

段宇飞强调,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把发展中医药“治未病”纳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总体部署。各地各单位要按照省的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推进中医药“治未病”各项工作任务。一是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完善中医“治未病”服务政策;二是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完善包括“治未病”服务在内的中医药体系。要把各地市、县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机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健全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三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加强包括“治未病”服务在内的中医药队伍建设。要补强中医药人员的配置,鼓励具有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培养一批掌握中医“治未病”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及专业人才等。

徐庆锋对下一步推动全面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提出要求。他指出,各地要明确目标,积极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加强管理,健全区域“治未病”服务网络功能;多措并举,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继承创新,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加强宣传,推进“治未病”服务发展环境改善。

根据会议的部署,我省将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加大对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投入,完善三级中医院、二级中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分工机制,形成错位发展、各施其职的服务体系。构建全省中医“治未病”数据中心和云平台,推进互联网+中医“治未病”服务。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与互联网、养老、旅游、体育、餐饮等相关产业融合,建设1~2个中医药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打造2~3个中医与养老结合型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形成15~20条具有中医药主题元素的旅游路线。力争到2018年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治未病”科(中心)服务总量较2015年翻一番。到2020年,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都要设立中医“治未病”科,全省初步建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会上,深圳市、中山市、梅州市蕉岭县、省中医院、湛江市第一中医院、佛山市三水区中医院作了经验介绍。会议期间,段宇飞现场调研了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博爱医院、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

(省中医药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