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改革创新建设“卫生强区”实现从品质到品牌跨越
建设品质医疗 创建品牌医院
佛山讯 佛山市南海区全面启动卫生强区建设。该区计划用3年时间,以“建设品质医疗创建品牌医院”为路径,以均衡医疗资源布局、明确不同医疗资源的功能定位、完善医疗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多元化办医四大措施为抓手,以构建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八大任务为内容,全面推进卫生强区建设。
四大抓手建设卫生强区
为建设卫生强区,该区制定了四大措施:一是均衡医疗布局,培育一批高水平医院,均衡分布在南海区的东部、中部、北部和西南部。二是明确医疗主体功能定位,打造符合南海区实际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向做强三甲(乙)医院,做精镇街医院、做实社区卫生努力。其中,三甲(乙)医院负责基本解决区内危急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治;镇街医院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并鼓励发展符合服务区域卫生需求的专科;社区卫生网络建设则需做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扎实开展基本公卫项目、家庭医生式服务、家庭病床等工作。三是完善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人、财、物的投入,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科学管理和考核。四是鼓励多元化办医,全面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为有效补充的多元化医疗服务新格局。鼓励合作办医,借助区外优质医疗资源,引进高端、特色、紧缺的医疗服务。
通过上述的四大举措,该区计划到2018年,率先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显著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综合实力和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市前列、部分指标居全省前列,基本建成卫生强区;到2020年,全区的医疗卫生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成为我省医疗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成卫生强区。
合作办医构建医疗高地
近年来,随着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与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落户南海,越来越多人才在此汇聚,对医疗建设提出新要求。2015年,南海区社保病人选择到区外就医人次比例高达30.4%。因此,该区在建设卫生强区的计划中,将做强品牌医院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与省级品牌医院合作办医,将更多的技术、人才引进南海,提高南海的医疗水平,让本地市民在周边即可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据悉,省医南海医院将调整出两个病区约130张床位用作心内科、心外科、心儿科综合病区,并进行导管室、手术室、CCU(冠心病监护病房)等相关科室改造。省心血管病医院则规划床位编制1000张,打造我省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省医南海医院将以心内科、心外科、心儿科等作为龙头专科,打造成注重医疗、科研、教学一体化发展的高水平研究性医院。
未来,省医南海医院所有的专科和省医的相应专科对接,医务人员互为调配、交流和使用,力争在5年内将3至5个专科建设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至10个专科建设成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用10年时间将其建设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为立足南海区、辐射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的“大专科、小综合”的综合医院。
接下来,该区还将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南方医科大学里水新院,南方医科大学将与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里水医院)共同将新院打造成北部地区的高水平医院和“广佛同城接壤区区域医疗中心”。此外,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区已投入使用,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作为区内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新建儿童大楼、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西樵医院)建设也在积极筹备中。
均衡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就医格局
在南海东部区域,省医南海医院(省心血管病医院)项目已落户。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区已落成使用,未来将成为全区中医药发展的技术牵头单位。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区妇幼卫生发展的技术牵头单位,其“儿童大楼”建设项目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建成后,南海日益增加的妇女儿童医疗资源需求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此外,南海还将扶持区第五人民医院(大沥医院)创造条件,以“大专科、小综合”模式进行提升发展。
在中部区域,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正在加快,未来继续承担对全区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提升与推广,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医疗人才主要聚集地。
在西部区域,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西樵医院)进行扩建,将其打造成西部地区的三级医院,通过整合提升成为西南部的区域医疗中心。
在北部区域,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里水医院)将依托南方医科大学资源优势逐步成为北部的区域医疗中心。
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南海将建成一批高水平重点专科覆盖各片区,让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医疗,告别目前生病都往东部几家大医院扎堆的现状。
除了建设一批高水平公立医院,该区还将大力引入国内外优质医疗团队和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举办一批高水平的医疗机构,让医疗资源在市场化竞争下得到合理流动,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
不仅如此,该区还将探索跨区域统筹设置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查检验、病理诊断机构等,实现区域资源共享。这些加大投入和改革创新的种种举措背后,意味着未来南海将更加合理分配布局区内的优质医疗资源,构建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衔接互补的区域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强基创优提升南海区竞争力
近年来,该区加快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区卫生计生事业成绩显著。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面,该区针对艾滋病、结核病、登革热、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已建立起有效的防控机制;医疗服务监督执法方面,该区已实现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妇幼保健方面,已形成完善的服务网络,2015年成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健康村创建方面,该区已有21个村居创建成为五星级健康村,村居环境、村民健康意识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信息化建设方面,该区以智能健康网、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的信息化预约挂号服务受到市民欢迎。
近两年来,该区试点铺开家庭医生式服务,对居民健康逐步实现个性化管理,全区23个示范点共建立家庭医生团队48个,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累计6505户。通过多途径、全方位地加强公共卫生保障,南海区群众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得到提高,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和婴儿死亡率两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陈佩妍)
栏目:聚焦卫生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