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湛江家庭医生主动服务 翻山越岭救人 恪守医者天职 天涯若比邻 关注生殖免疫与优生学热点 入院手术出院当天完成 扶持县级医院肿瘤专科建设 计生指导员“变身”健康管理员 广州首场“生殖健康大讲堂”开讲 高明医务社工构筑和谐医患关系 电白区专项整治非法血液交易 新闻速览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翻山越岭救人 恪守医者天职

梁湛华 张森

近日,罗定本地论坛和微信朋友圈里快速流传该市医生、护士翻山越岭的照片。一名护士背着沉重的急救包艰难地往山上爬,医生则不顾大汗淋漓往山上飞奔。

原来,罗定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接到120指挥中心的出车指令,有一名姓高的女患者,约70岁,头晕、肢体乏力,地点位于附城街道平湾村二步水。接到指令后,急救人员陈医生、护士小蓉以及救护车司机二话不说,拎起急救包,火速赶往现场。

急救车行驶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平湾村。然而,急救人员对患者所处的位置一无所知,联系呼救者只说患者病倒在山上。经过了解,急救人员才知道患者所处的是偏僻的山村,山路极其崎岖,救护车无法通行,只能靠步行前往,给急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了抢救生命,急救人员果断背起沉重的急救包,带上必要的医疗器械,徒步前往患者所在的二步水。他们从山脚艰难地向上爬,一步、两步、三步……一般人徒手爬山都要气喘吁吁,更何况,急救人员还要带着几十斤重的急救物品,行走在没有护栏、脚下滑溜溜的山路上。山路本来就不宽,两边长满了杂草,旁边随时又会有一个大坑。一步一喘,没过多久,急救人员就累得弯着腰,气喘嘘嘘,两脚发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但他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必须要尽快到达急救现场。除了继续向前,别无选择。急救包过于沉重,医生、护士只好轮流背着,于是出现了急救人员背着沉重的急救包艰难地往山上爬的情景。

历经重重困难,急救人员终于到达患者所处的位置。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和死神的搏斗中。急救人员发现73岁的高女士精神极差,坐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左侧肢体乏力,现场测血压210/150mmHg。他们向患者及家属了解病史,为患者检查身体,记录生命体征。陈医生经过评估,在短时内作出判断,认为患者病情重,考虑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3级,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嘱咐护士小蓉予消心痛舌下含服。经简单、快速处理后,患者症状稍有缓解。但病情耽误不得,需及时送院救治,但转送风险很大,车上救治条件有限。急救人员将风险向患者家属作了详细说明,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同意承担风险及早转运。山路狭窄,只容一人通行,家属背着患者,医生、护士一前一后搀扶。

从救护车出车到翻山越岭来到患者身边,到救治患者,急救人员没有一点时间休息,体力严重透支使他们下山时双腿一直在发抖,脚指头被鞋子顶得痛得走不了。他们强忍着痛苦,终于把患者护送到山脚下,迅速把患者抬到救护车上,施行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吸氧、补液、控制血压等救治措施。一路上严密监测、细心照顾,终于顺利将患者平安接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经治疗后,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面对患者家属的感谢,陈医生说:“救人是医生的职责,谁都会这么做。”护士小蓉则表示:“恪守职责,一心想着病人,再辛苦也值得。”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罗定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的急救队员的工作环境危险度很高,他们要面对山区的恶劣环境以及器械、药物和人手有限的不利情况,每完成一次急救任务,不仅仅是脑力的付出,更多的是体力的透支。甚至可以说,每一次急救任务,就是对急救队员的一次现场考验。

栏目:医患情深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