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县打出“组合拳”引进医疗卫生人才
韶关讯 乳源县卫生计生局为解决卫生人才紧缺问题,近年来接连打出“组合拳”,吸引和留住医疗卫生人才,打造了一支医疗水平高、整体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医疗卫生队伍,更好地为全县瑶汉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开放思想引人才。广纳群贤,唯才是举,破除以往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方面,优化引进人才的方式。实施岗位引才,即根据医疗卫生单位对岗位的需求,通过上调、招录、公开选拔、公开招聘或人才特聘等方式引进人才。同时也采取柔性引才,通过短期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形式,引进人才创新创业或开展技术服务。另一方面,突破条件限制,用开放的心态引进人才。在选拔人才时,该县不局限于年轻队伍和高学历人才,只要是医术高明的医生,有意愿在乳源发展的人才,都高薪引进。
畅通渠道集人才。畅通人才引进渠道,进一步提升引才、聚才能力。一是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凡引进的紧缺高层次人才,不受单位性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等限制,统一由县人社部门办理人才引进相关手续,薪酬待遇由县财政解决。二是简化人才引进手续。直接调入的,经审定后减免相关费用,从优从快办理调动手续;合同聘用的,由用人单位与人才双方协商并签订协议,办理聘用手续。三是主动解决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按照双向选择、统筹调配的原则,协助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按就近原则,不收取政府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县公安局和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做好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的户口迁移工作。
制度创新吸人才。该县已于近日正式印发《乳源瑶族自治县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实施意见》,对引进的人才给予优惠待遇。该县卫生计生系统根据现有的政策,认真制定人才管理方案,建立人才奖励、激励制度;优化绩效考核方案,体现优绩优酬,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和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用好人才。此外,还实行“推荐奖励”,调动全县卫生计生系统职工通过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等推荐外地医疗卫生人才到该县工作,被推荐的人才一经聘用,将根据其职称、学历等给予推荐人1000~5000元不等的奖励,充分发挥“伯乐相马”的长处,扩大人才寻找渠道。
优惠待遇留人才。全县城乡人均消费为每年1.1万元,而为吸引全国高层次人才该县仍采用了相当于发达城市的人才聘请薪酬,希望留住“人心”,让人才在此安家立业。例如,对全职引进的具有正高职称人才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除工资外给予特殊津补贴每人每年30万元,服务满5年后安排其居住的130平方米(价值约50万元)住房归其所有;对全职引进的具有副高职称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给予特殊津补贴每人每月1000元,一次性安家费补助每人10万元,提供一套人才公寓供其居住;对全职引进的全日制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及现有在编在岗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才,均给予不等的特殊津补贴,提供住所等。
经费保障聚人才。该县设立了“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由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引进培养,并根据人才工作实际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专项资金由县委组织部和县财政局共同对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其中县委组织部负责制定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审批,县财政局负责有关计划、申请的审核和资金拨付。
搭建平台育人才。通过在职进修、技能培训、交流合作、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首先是鼓励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凡在编在岗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取得国家承认的博士或硕士学位证书并工作满5年后,由县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其次是为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办技术研究中心等,促使专家团队带领医疗卫生人才开展科研技术创新、瑶族医药成果转化等工作。此外,还支持建立“名医”工作室。目前已出台《乳源瑶族自治县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支持医疗卫生系统优秀人才设立工作室,大力开展“传帮带”工作,并由县财政每年给予经费资助。
(潘会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