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认识儿童糖尿病 高龄怀“二胎” 中医帮你保 回南天当心“潮”出四种病 白领族春天易产生奋发型抑郁怎么办?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认识儿童糖尿病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 黄新疆 李秀珍

成人2型糖尿病家户喻晓,但是儿童糖尿病却鲜为人知。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究竟什么是儿童糖尿病?本报邀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的专家进行介绍,希望对广大读者了解儿童糖尿病有所帮助。

什么是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是指在15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儿童糖尿病大致分为1型、2型和特殊性三大类。青少年发生的成人糖尿病(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糖尿病等属于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尽管糖尿病的分类繁多,从人数比例上说,成人糖尿病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而儿童糖尿病则以1型为主,占90%。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小胖孩多了起来,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儿童糖尿病有哪两个发病高峰?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1990~1994年的统计显示,15岁以下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不同地区有显著差异,发病率最高的武汉每年为4.6/10万,最低的遵义每年为0.1/10万,相差40多倍。

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有明显的年龄差别,即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4~6岁时为一个发病高峰,到了青春期后(10~14岁)会出现一个大高峰,1岁以内的孩子极少发病。

糖尿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尿病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除糖代谢异常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简单的说,形成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身体不能很好的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

葡萄糖是什么呢?葡萄糖是我们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能源物质,把它比喻成我们身体的“燃料”不足为过,“燃料”就相当于汽车的汽油一样,起着驱动生命运作的作用,人说话、走路、思考等等都需要葡萄糖功能,葡萄糖是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葡萄糖的来源主要包括食物的消化吸收,饥饿等情况下体内的肝糖原和肌糖原等也可以转化成葡萄糖供人体使用。这时候如果能量没有及时补充,当糖类物质耗竭的时候,脂肪甚至蛋白质等非糖物质也可以转化成葡萄糖供人体使用。葡萄糖要从血液进入人体的细胞而为之所用,需要胰岛素的协作才能完成。

胰岛素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胰岛素就像是一把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并为之所用的“钥匙”,胰岛素使葡萄糖得以顺利进入身体里面的各种细胞。之后,葡萄糖才能作为“燃料”给身体“充电”,有了能量,人才能正常的活动、学习和工作。在人体中,胰岛素主要有胰腺的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所以,当葡萄糖利用障碍的时候就会产生糖尿病。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无论是胰岛素产生不足(钥匙数量不够),还是胰岛素虽然量足但是利用障碍(钥匙和锁匹配不太好)都有可能导致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儿童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易饿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产生这些症状是由于葡萄糖的利用障碍,虽然患儿血糖很高,但是机体并不能正常的使用,导致患儿感觉饥饿,进食增加。饮食量较原来增多,总有吃不饱的感觉,且还容易饥饿,也有的患儿饭量不多,但是副食增加,有喜吃甜食倾向。同时,机体能量不足也会促进其他物质转化为血糖,身体中贮存的脂肪组织开始消耗以提供能量,机体因而消瘦。由于血糖升高,增加血液渗透压,葡萄糖从尿液流失带走大量的水,因此患儿觉得口渴而多饮。当血糖高到一定程度,超过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的限度时,葡萄糖就从尿液中流失,同时带走大量水分而多尿。患儿由于能量不足,身体会感到疲乏无力,精神疲乏,精力不足,腰膝酸软无力,有时上楼梯感觉双腿无力,饭后思睡。

儿童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的血糖增高导致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睛、肾、心、神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有时候,无症状糖尿病患儿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可以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甚至威胁到生命,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葡萄糖作为人的能量来源的同时,细菌、真菌等也能利用葡萄糖繁殖,因而含有大量葡萄糖的体液是细菌、真菌天然的培养基。例如,由于尿液中糖分增加,可能会增加患儿外阴部感染,特别是女孩,经常会有会阴部瘙痒。1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不当、感染、胰岛素中断治疗、延误诊断时,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干、头痛、嗜睡,呼吸加深加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甚至昏迷。

此外,糖尿病还可以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各种感染、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等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患儿的发病年龄越小往往临床表现越不典型,有些因为多饮多尿就诊,有些患儿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才来就诊。

儿童糖尿病是父母遗传的吗?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所不同,但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发病有家族倾向性。到目前为止,儿童糖尿病遗传方式依然不十分清楚。

其实,糖尿病的发病与许多因素有关,除了遗传因素以外还有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尤其是病毒性感染)、环境因素等。患儿得的糖尿病可能不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也有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总之糖尿病的发病病因十分复杂,不同的个体往往有不同的病因,要具体分析。

儿童糖尿病治疗的“五辆马车”

儿童糖尿病绝大部分是1型糖尿病,其治疗是综合性的:主要包括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知识教育及精神支持和血糖监测,我们称之为糖尿病治疗的“五辆马车”,缺一不可。

1.1型糖尿病目前来说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还没有找到任何可靠的治愈方法,只能制定较为适当的治疗方案,使得血糖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消除临床症状,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肥胖、糖尿病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状态以及防止或者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2.胰岛素治疗是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频率和注射部位等都影响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就目前1型糖尿病的治疗来说,胰岛素治疗是不可或缺的。

3.由于糖尿病是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时期,饮食治疗既要能够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又要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我们提倡患儿饮食治疗应该个体化,但是总热量应该满足生长和发育的需要,防止肥胖。值得提醒的是,肥胖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因此体重控制在糖尿病患儿的治疗中也是尤为重要的。

4.经常运动的患儿比不运动的血糖控制良好。运动是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活内容,运动可以减少肥胖的发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提倡适量多运动而不是过量运动,过量运动可能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因此,我们提倡患儿应该在血糖控制良好后才能开始运动。

5.由于患儿和其父母经在确诊1型糖尿病的时候常常难以接受,家庭也会受到较大打击,在生活上和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有些家长病急乱投医,盲目地听信流言,试图寻找和尝试各种治疗方法以至于延误规范化治疗。我们提倡糖尿病患儿及家人多了解和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糖尿病及其治疗了解越多往往越有利于儿童糖尿病的治疗。

早期预防远离儿童糖尿病

糖尿病是可以早期预防的。对有糖尿病遗传家族史的子女必须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少吃油炸食品,少喝高糖饮料,多吃蔬菜和水果,杂粮千万不能被冷落。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使孩子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加强运动重视体力活动,每天至少参加1~2小时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踢球、健身或跑楼梯等;一定要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少看电视,少玩游戏机。这样不仅能够防止超重或肥胖,减少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本报通讯员 易灵敏 周密)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