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载坚守接种 不落下一个孩子
记顺德区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医生黎卫和
开栏的话:
他们从事着平凡、繁琐、单调的预防接种工作,一点一点地把健康的种子散播。
他们跋山涉水、走街串户,遇过冷脸,遭过拒绝,受过责难,承受委屈却不畏缩,只为预防接种“一个都不能少”。
他们就是工作在基层的接种医生。
近期,省、市疾控中心联合省预防医学会、南方新闻网开展“寻找广东最美接种医生”推选活动。预防接种,既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而预防接种医生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又有多少人知道和了解。寻找最美接种医生活动,旨在通过寻找、发掘和广泛深入宣传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先进典型,调动广大基层接种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增进全社会对预防接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活动期间,南方新闻网活动页面共收获超过80万人次的有效投票,“广东疾控”官方微信平台收到超过4万人次的有效投票。最终,综合专家评选及投票结果,我省评选出10名“全省最美接种医生”、11名“全省优秀接种医生”。
本报近期推出“寻找最美接种医生”专栏,首期讲述推荐评选第一名获得者佛山市顺德区医生黎卫和的故事,敬请读者垂注。
▲黎卫和医生为9个月大的宝宝注射疫苗 陈卓斌 摄
在佛山市顺德区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有一名接种医生特别有“名气”,因为在“小鲜肉”众多的同事里面,54岁、头发稀疏的他显得特别抢眼;在家长和小朋友眼中,温和亲切的他是最值得信赖的人;在同事们眼中,憨厚老实的他是大家敬重的师长……他就是预防接种医生黎卫和。
预防接种岗位上平凡的坚守者
从事预防接种工作31年,黎卫和的从业时间绝对是真正的高龄。1984年,黎卫和接受调配,到乐从医院防保科(2012年改为“佛山市顺德区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从事防疫工作。当时整个防保科仅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乐从镇所有的防疫工作,分片管理。一个预防接种医生负责一个片区,从与片区的乡村医生联系,找到片区儿童,到一个一个写好接种通知单,再到一户一户派发通知单,最后完成每一个儿童的疫苗接种,所有的工作都要预防接种医生自己负责。那时候,很多群众对预防接种抱着一种抵触、怀疑的态度,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在工作的过程中,黎卫和被骂过;在下乡的路上,掉入过鱼塘、河涌、摔断过腿;朋友们不理解,劝他放弃过……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一个一个离开了工作岗位,只有黎卫和坚持了下来。近年来,村里每年分红越来越多,足够让他生活无忧。家人、朋友又多次劝他考虑离开一线预防接种工作,但他永远都是那句“我喜欢这个工作、我舍不得”。
2012年5月,某工厂宿舍区发生麻疹疫情,接到通知后黎卫和与同事们立即前往,那时已是中午,好多工人都下班午休了,黎卫和与同事们逐门逐户拍门,通知工人们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但工人们都不理解,认为自己并没有和麻疹病人直接接触过,不愿意接种,甚至有人恶言相向,扬言要报警。一同前往的同事觉得没办法开展工作,建议撤了,但黎卫和却坚定地说,“不能撤!一定要完成任务。”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敲门,一遍一遍地耐心解释……最后,终于有一个工人站了出来说:“我先打吧,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医生,你这么做是为了我们好。”在他的带动下,其它工人都陆续走出宿舍接受疫苗接种。这宗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发生二代病例。
每当问他为何能31年坚持做预防接种医生,黎卫和总是深情地说,自己的父亲就是一名预防接种医生,他自小就向往自已能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接种医生。后来成为一名预防接种医生时,他感到冥冥之中已经注定自己这辈子与预防接种结缘。正是他对这份工作的喜爱和使命感,让他坚守了31年。
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践行者
1984年,黎卫和刚刚从事防疫工作的时候,乐从镇的防疫工作基础差。每年年终检查,乐从的防疫工作都是倒数几位,工作强度大,出不了成绩,很多专业的防疫人员都不愿意到防疫岗位工作。黎卫和在深感忧心的同时,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现状。那时候,交通不便,农村的小路都是穿插在鱼塘边,自行车就是他的交通工具。
有一次,天下着小雨,为了将接种通知及时送到儿童家中,黎卫和在湿滑的乡间小道中快速骑行,不料,迎面突然跑来一条狗,他来不及回神已经重重地摔到地上,连人带车掉进鱼塘,路过的人见到他湿透的衣服、走路一瘸一拐,都劝他赶紧回去换衣服,检查一下。但他却笑着说“我没事,不能耽误孩子们接种”,坚持将剩下的通知单派完。第二天,腿已经痛得不能走路了,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小腿骨裂了。
在工作岗位,黎卫和总是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记录儿童接种情况务必准确无误,每一次到村查漏都仔仔细细,生怕漏掉了一个孩子。1986年,黎卫和负责的片区正好被抽中代表当时的顺德县接受广东省的检查。检查发现,乐从镇的儿童接种工作扎实,所有检查指标均达标。当时的检查人员都不相信这个检查结果。那一年顺德的预防接种工作也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顺德的领导没想到,短短两年,乐从镇的预防接种工作居然有了如此成效。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像黎卫和这样的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执着。
九十年代开始,我省每年均开展糖丸强化免疫工作,每当开展工作的时候,都需要防保人员在各村驻点开展工作。即使如此仍有一些特殊儿童无法到现场补种。黎卫和每次都加班加点背着冷藏包走村串户,到这些儿童家中为他们接种。
虽然学历低、基础差,但黎卫和却从不服输。抱着做一行、专一行的态度,每当需要使用新的技术或设备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认真学习的人,还戏称自己是“笨鸟先飞”。如1996年的“温氏”计免软件、1997年的“蓝天”系统、2000年的“金卫信”软件,黎卫和都是短时间内熟练掌握。2015年,预防接种门诊推行手机APP疫苗宝,黎卫和立即在自己手机上下载,试用,然后耐心推荐给家长,每当家长有问题的时候,他都能作出解答。
一个又一个群众信赖的“黎医生”、“和爷爷”
在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前来接种的群众都喜爱找街坊眼中的“黎医生”、儿童口中的“和爷爷”。
有一次,一个几个月大的宝宝上午接种疫苗,下午出现发烧、出疹,年轻的爸爸妈妈吓得不轻,立即带宝宝到社区中心门诊。“你们今天刚给我们孩子打完针就这样了,疫苗是不是有问题啊?”妈妈又是责备,又是担心,爸爸情绪更是激动。黎卫和见状马上冲上前,将父母拉到处置室,先是拿来降温袋帮助孩子降温,一边了解小孩情况,一边安慰父母:“不用担心,有的宝宝打完针后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免疫系统正常的反应,只要多喝水、加强观察就行。”“你肯定不着急,因为不是你的孩子……”黎卫和并没有计较他们说些什么,而是为了让家长安心,陪同他们前往临床诊室,协助孩子做检查、等候检查结果。最后检查结果并无大碍,临床医生的意见也与黎卫和说的一样,认为只需简单处理,在家加强观察即可。再三叮嘱年轻父母回家后的观察事宜后,黎卫和才送走他们。后来,这个宝宝的父母每次到门诊都指定要黎卫和帮小孩接种。
一般而言,预防接种医生与群众交流不多,打个针,叮嘱几句,也就没了。但在接受黎卫和服务的群众眼中,黎卫和却是个特例。打针的时候,黎卫和会和孩子们“商量”:“你从一数到五,如果觉得疼,爷爷立即就拔针,好不好?”很多孩子刚数完,黎卫和手中的疫苗已经注射好了。打完针,黎卫和总是不忘叮嘱父母,“回去多给孩子喝水”,“要好好护理针口”,“要仔细观察,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他总有话要对父母和孩子讲。
黎卫和说,只有设身处地才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一个预防接种医生,只要理解这种爱,就能拿出自己的爱,去关心孩子,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想办法去化解孩子和父母的担忧,传播预防接种的正确理念。他的爱,让父母和孩子感到了温暖,感到了放心。
一批又一批接种医生的“和师父”
作为“老资格”的预防接种医生,黎卫和在防保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预防接种新人。每当有新人来的时候,黎卫和总是要承担起培训的职责。同事们都称呼黎卫和为“和师父”。
在后辈眼中,黎卫和是一位严师,他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并以此要求培养年轻一代的预防接种医生们。当然,他在大家心中,还是一位“慈”师,因为在大家做得不好的时候,他总是私下里细心提醒,耐心教导,直到新来的医生掌握每个动作、每个要领。在黎卫和与他培养的年轻后辈们的努力下,乐从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在多年的顺德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屡获佳绩,2014年群众满意度调查更是获得96分的全区最高分;每年常住儿童的接种率都在98%以上,流动儿童接种率95%以上。
黎卫和在岗位多年,又有年资,又有成绩,但多年来他并没有获得过太多的奖励,“他从不邀功,每当获表扬,他都说是集体的功劳。有什么评奖机会,他都让给年轻人……”老领导们这样评价他。
这就是黎卫和,一个在预防接种一线工作了31年的接种医生,一个平凡的接种医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震撼人心的豪言,唯将此生和爱都奉献给他所钟爱的工作、服务的群众。
(作者单位:顺德区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栏目:寻找最美接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