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现第五个输入性寨卡病例
重点地区加强防控指导
本委讯 省卫生计生委3月1日通报,我省在接受医学观察人员中发现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截止3月1日,我省共报告寨卡病毒病例5例(已治愈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
患者郑某,男,40岁,江门市人,发病前在委内瑞拉工作,是2月27日广东报告的2例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姐弟两人)的父亲。患者于2月25日从委内瑞拉回国,2月27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对其采取了医学观察。2月29日,患者出现皮疹。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患者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患者目前已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专家分析,清明节前后,从疫情发生国家返乡华侨华人较多,我省仍可能继续发现输入性病例。随着气温回升,蚊媒密度增高,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风险将增大。我省将继续加强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设立监测点,对疑似病例加大检测排查力度;发现病例后,对同行人群开展医学观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灭蚊防蚊、清理孳生地的爱国卫生运动。省卫生计生委已连续派出工作组赴重点地区指导防控工作,并下拨检测试剂,加强检测技术和试剂支援。
专家提醒,从疫情发生国家回粤人员要做好防蚊措施,自我健康观察12天,发现有发热和皮疹,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孕妇及计划怀孕女性近期要慎重考虑前往发生疫情国家/地区,如必须前往疫情国家,请务必做好防蚊措施。公众要“人人动手,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清理蚊媒孳生地”。
(周玮玮 李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