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要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简单来说,糖尿病患者在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或周围血管病变的前提下出现的足部溃疡,我们就称之为糖尿病足。
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足?
长期的血糖控制不良,随着病程的延长,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患者对来自外部的刺激或损伤不能感知,所以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足底压力分布的异常导致正常足部结构的畸形,也是导致溃疡发生、溃疡反复发作和溃疡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不仅导致下肢溃疡愈合延迟,还会直接导致患者下肢缺血、坏死,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糖尿病足的原因是下肢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糖尿病患者下肢坏死、溃疡和坏疽。
糖尿病足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其中一种,其危害是多方面的。糖尿病足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除此之外,糖尿病足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其他患者要长,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至半年,平均住院费用更是比其他患者多得多。
糖尿病足如何防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其具有患病率高、危害性大、可防难治等特点,所以糖尿病足应该是预防为主。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保持良好的血糖指数,尽可能的使血糖达标。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
●保持足部卫生,每天检查双足,避免足部的外伤、烫伤、冻伤等。
●加强对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查和治疗。
●选择舒适的鞋袜,必要时可选用护足鞋。
治疗方面,糖尿病足的治疗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多个学科的合作,包括内科、外科、皮肤科、介入科等,不同于普通伤口的处理,所以千万不可大意,如足部出现破溃等情况,应马上到医院就诊。曾经有一个患者因为脚趾头被蚊子叮咬之后,自己抓破,后出现伤口感染,一周后感染迅速扩散,最后不得不手术治疗。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病情掉以轻心。
(本报通讯员 张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