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慢阻肺不是小病! H7N9禽流感来了 过年还准备吃鸡? “糖友”要防糖尿病足 “久卧伤气”冬天不可任性贪睡! 孕妈贫血如何科学地补 肩周炎需主动运动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慢阻肺 不是小病!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赵子文

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目前,慢阻肺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201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对20岁以上的6万人进行的科研专项调查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比10年前高了很多,已超过10%,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而吸烟是最重要发病因素。

随着冬季气温降低,不少人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的症状,可很多人并不引起重视。由于人体肺部代偿能力较强,不少早期慢阻肺患者症状不明显或者无症状,常造成不少人错过最佳诊疗时间。一旦等到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病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起来也较为棘手。目前业内公认的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是肺功能检测,建议经常抽烟的“老烟枪”、长期与厨房油烟打交道的家庭主妇、长期与粉尘接触的人这三类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做肺功能检测。

尽早戒烟 预防为主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而致死的呼吸系统疾病绝大多数为慢阻肺及其相关并发症,每年都有上百万人丧命于此病。预计到2020年,其病死率将上升到第三位。

“越早戒烟慢阻肺患病几率越小,即使患病,病情的发展也没那么快。35岁戒烟,到了80岁肺功能还是好的,40岁戒烟,到了70岁肺功能还不错,哪怕你60岁戒烟,也好过一直不戒烟。”专家说。慢阻肺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提高警惕 别被小症状蒙蔽

“40岁以上,目前或曾经吸烟的人,更应提高警惕。”专家介绍,如果平时爬六楼不费力,现在爬到4楼就开始喘气,或是过一个天桥就觉得很累了,那就要尽快去医院查个肺功能。一旦发展到呼吸困难,才想起来去医院,一来病情已经恶化,二来治疗费用也会增加。

慢阻肺早期症状多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并不特殊,容易被误诊成气管炎,甚至被忽略。实际上患者出现症状之前,肺功能已经在下降了。当“老慢支”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现象就已经发展为典型的慢阻肺了。如治疗不规范或病情反复发作,往往在10~20年的时间里可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因此,40岁以上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戒烟,争取痊愈。

在治疗方法上, 慢阻肺的治疗在临床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有很多口服药物和吸入药物能够抑制气管内的炎性反应,减缓肺功能的减退。此外,患者也可通过规范的锻炼,加强肢体肌肉的力量,提高呼吸功能。“以前患者要一年内要多次住院,现在经过这些新方法的治疗后,一些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5年都没再住过院了。”专家说。

油烟粉尘 不可小觑

农村烧秸秆柴草、厨房油烟过重、粉尘吸入,也是慢阻肺危险发病因素。有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慢阻肺病死率非常高,既吸烟又烧柴的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9.3%,而厨房中没有排风装置的人群患病率为11.9%,此外,有家族呼吸疾病史,或14岁以前曾患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等呼吸道感染的,慢阻肺的患病率也会增加。

在这里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多用煤气、改善通风环境,抽烟机常用常清洗。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吸烟史大于20包/年,有烟雾、粉尘职业接触史,有儿童时期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史,应重视和普及肺功能检查。

另外,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有呼吸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感冒,最好注射流感疫苗,以免引起病情加重。在饮食上,慢阻肺的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为骨质疏松、肌肉无力等,因此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相反,要多吃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鸡蛋、肉禽、蛋白粉等,有助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力和肺功能。

(本报通讯员 魏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